
雕琢锻炼。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夫学者,所以清澄性理,簸扬埃秽,雕锻鑛璞,礱鍊屯钝。”
“雕锻”是一个由“雕”和“锻”组合而成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通过精细的雕琢与锤炼来提升技艺或品质。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雕锻”指通过精心雕琢与反复锤炼的过程,使事物或人的能力达到更高水平。其中: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勖学》:“夫学者,所以清澄性理,簸扬埃秽,雕锻鑛璞,礱鍊屯钝。”,意为学者通过学习和锤炼,去除杂质、提升自我。
“雕锻”不仅强调技艺的打磨,还蕴含内外兼修的哲学意味。例如:
需注意与“锤炼”“雕琢”等近义词的差异:“雕锻”更强调雕与锻的结合,即精细修饰与强力磨砺的双重过程,常用于书面语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抱朴子》原文或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雕锻》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经过雕刻和锻炼后变得精细、坚固或优美。
《雕锻》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隹」和「金」。其中「隹」表示鸟的羽毛,而「金」表示金属,两者结合表示经过雕刻和锻炼。
「隹(雨,14画)」是汉字中的部首之一,常见的偏旁之一。
「金(钅,8画)」也是汉字中的部首之一,意为金属,常见的偏旁之一。
《雕锻》的来源比较普通,在古代书法中经常出现,主要用于描述雕刻或锻炼的工艺与效果。
繁体字中,「雕锻」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雕锻》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这两个字的意义非常简练明确,所以其字形也没有经历太多的变迁。
1. 他经过多年的雕锻,成为了一位出色的木匠。
2. 这把刀经过雕锻后变得锋利而坚固。
1. 雕刻
2. 锻炼
3. 雕塑
4. 锻造
1. 精雕细刻
2. 精雕
3. 锻造
4. 锻炼
1. 粗糙
2. 简单
3. 坚固
4. 未经雕锻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