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雷鸣和电闪。《京氏易传·丰》:“雷火交动,刚柔散气。” 元 杨奂 《游嵩山·龙潭》诗:“不言动鬼神,翻疑触雷火。”《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霎时之间,风雨大作,雷火交加。”《诗刊》1977年第10期:“呼唤着天上的雷火,地下的岩浆。”
(2).雷鸣电闪之火。 元 张翥 《蟠松引》:“垂胡磥碨髯怒磔,雷火不敢烧其瘤。”《三国演义》第十回:“ 李傕 候晴再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白面狐》:“俄雷火从袖出,霹靂震响。”
(3).雷6*管中的起6*爆6*药。 刘厥兰 《爆破》:“把拉火和雷火之间的异火索换成长的,包在炸6*药里,那不就像手6*榴6*弹的拉火一样了吗?”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雷火汉语 快速查询。
“雷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指雷鸣和电闪的自然现象,常用来形容雷电交加的天气。例如《三国演义》第十回提到“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即用雷火代指雷电之力。
指雷管中的起爆药,属于爆破领域的专业术语。例如刘厥兰《爆破》中描述:“雷火之间的异火索换成长的,包在炸药里”。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文学作品及专业领域用法。若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三国演义》《京氏易传》等文献。
《雷火》一词可以指代闪电,也可以指代雷电。
《雷火》的拆分部首是⻗(雷),⺈(火),拆分后的笔画数分别是9和4。
《雷火》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在古代,人们将雷和火元素结合在一起,象征着天空中的云电雷火。
《雷火》的繁体字为『雷火』。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雷火》在古时候的写法为「雷火」。
1. 一道强烈的雷火划破了夜空。
2. 雷火过后,照亮了整个山谷。
雷电、雷暴、闪电
电光、电闪、电烁
平静、安宁
把杯板擦儿笔耕邠诗博临卜相藏头护尾嚵荣蟾酥疮残雏儿出幽迁乔代名词盗剽电压放大器非偶虙羲根词根深蒂结公衙垢洿官産关书贯顊禾更黄庐夥颐降麻奬叹交言祭门纪要看官孔聃枯窘老怯犂壁辚藉昧信孟享孟宗竹明鼓而攻之覭髳僶俛皤腹乾雷驱盗人亡邦瘁身退功成涉学收刈倏尔疏狂私房苏门四学士谈演逃命同声一辞无适无莫乡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