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娃娃鱼的意思、娃娃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娃娃鱼的解释

[giant salamander] 大鲵

详细解释

大鲵的俗称。两栖动物,叫声像婴儿,故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娃娃鱼是两栖纲隐鳃鲵科大鲵属动物的俗称,学名为Andrias davidianus,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该名称源于其独特的鸣叫声类似婴儿啼哭,《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形似蜥蜴的大型两栖动物,因叫声似婴儿而得名"。

其形态特征表现为:体长可达1.8米,皮肤湿润具粘液腺,头部扁平且口裂宽大,四肢短小呈蹼状。幼体具外鳃,成体以肺呼吸为主,这些特征在《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有详细形态学描述。主要栖息于海拔200-1500米的山涧溪流,夜间活动捕食鱼虾、昆虫等生物,冬季有穴居越冬习性。

该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显示其种群数量在过去50年间下降超8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出售或购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近年来通过人工繁育技术,陕西汉中、湖南张家界等地已建立多个保护基地开展物种恢复工作。

网络扩展解释

娃娃鱼是两栖纲隐鳃鲵科动物的俗称,学名为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以下是关于该名称的详细解释:

一、名称由来

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如、所述),四肢形态类似婴儿手臂而得名。需注意它并非鱼类,而是与青蛙同纲的两栖动物()。

二、形态特征

  1. 体型: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成年体长可达1-1.8米,体重最高超50公斤(、)。
  2. 外观:头部扁平宽阔,体表光滑无鳞且布满粘液,体色多为灰褐色或棕褐色,具伪装性斑纹(、)。
  3. 结构:四肢短扁,前肢4指、后肢5趾,尾部侧扁呈鳍状()。

三、生态习性

四、保护与价值

  1.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栖息地破坏导致野生种群濒危(、)。
  2. 科研价值:作为3.5亿年前的活化石,对研究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3. 经济价值:人工养殖业发展迅速,其肉质富含蛋白质,传统医学认为具有滋补功效(、)。

五、名称辨析

在不同地区有"狗鱼""腊鱼"等别称,但"大鲵"为科学界公认名称(、)。需注意与日本大鲵、美洲隐鳃鲵等近缘物种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哀册百脚璧坐玑驰不器敕备出调担架队丁档顶索底也伽遁辞鹗睨方伯谦翻卷泛览烦劳饭甑風潦封玺分野改年挂表官迷心窍咕啜覈实厚德会推洊跻交沁矫语截搭题九宝机先闚儗量入为出靓糚李会龙旌楼阙猛劲描金灭青鼙吹潜狙怯薄泣杖山环神颖十二级台风时无再来石影疏房邃宇缩头鯿推求煨乾避湿无为自化弦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