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吐谷浑的意思、吐谷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吐谷浑的解释

(1).古鲜卑族的一支。本居 辽 东, 西晋 时在首领 吐谷浑 的率领下西徙至 甘肃 、 青海 间,至其孙 叶延 时,始号其国曰 吐谷浑 。 隋 初, 夸吕 称可汗,建都 伏俟城 。 唐 时, 诺曷钵 可汗曾来朝,受封号。后为 吐蕃 所并。《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 吐谷浑王 伏连筹 事 魏 尽礼。” 胡三省 注:“吐,从暾入声。谷,音浴。”参阅《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通典·边防六》。

(2). 唐 时泛指侵扰边境的敌军酋领。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五:“前军夜战 洮河 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3).复姓。本鲜卑族首领名,后遂为姓氏。见《魏书·官氏志》、《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

(4).乐府名。本 北朝 马上乐, 周 隋 时与 西凉 乐杂奏,成为宫廷音乐, 唐 时犹存。《旧唐书·音乐志二》:“北狄乐,其可知者 鲜卑 吐谷浑 部落稽 三国,皆马上乐也…… 北周 隋 世,与 西凉 乐杂奏。今存者五十三章,其名可解者六章:《慕容可汗》、《吐谷浑》、《部落稽》、《鉅鹿公主》、《白浄王太子》、《企喻》也。”《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唐鼓吹铙歌》:“《吐谷浑》,言 李靖 灭 吐谷浑 於 西海 上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吐谷浑(tǔ yù hún)是中国古代西北地区重要的民族政权名称,具有多重含义和丰富历史背景。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的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民族起源 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吐谷浑的名字。公元3世纪末,因与弟弟慕容廆(前燕建立者)发生马群争斗矛盾,吐谷浑率部西迁至青海、甘肃一带。其孙叶延正式以祖父之名作为族称和政权名,形成融合鲜卑、羌、氐等族的吐谷浑民族。

二、政权沿革

  1. 立国(313-663年):西晋永嘉年间(约313年)建立政权,定都伏俟城(今青海铁卜卡古城)。鼎盛时期疆域覆盖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及新疆若羌等地。
  2. 南北朝时期:先后依附宋、齐、北魏等政权,成为中西交通枢纽。
  3. 唐代兴衰:贞观九年(635年)被唐太宗派李靖击败,末代可汗诺曷钵归附唐朝,尚弘化公主。663年亡于吐蕃。

三、社会文化特征

四、读音与派生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吐谷浑与唐朝的具体战争过程或经济形态,可参考《资治通鉴》相关记载或青海地区考古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吐谷浑》的意思

《吐谷浑》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地名,指的是吐谷浑族的居住地。吐谷浑族是古代西域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中国西北地区。

《吐谷浑》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吐谷浑》的拆分部首是口。它共有11个笔画。

《吐谷浑》的来源

《吐谷浑》一词来源于古代吐蕃文献,最早见于《总章政要》一书中,意为“春天的胜利”。在后来的发展中,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地名。

《吐谷浑》的繁体

《吐谷浑》的繁体字写作「吐魯渾」。

《吐谷浑》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吐谷浑》的古时汉字写法为「吐厷渾」。

《吐谷浑》的例句

1. 吐谷浑地区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2. 我们可以从古代文献中了解到吐谷浑的历史。

《吐谷浑》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吐谷浑族、吐谷浑地区

近义词:吐蕃、乌孙

反义词:中原地区、东南沿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