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土的意思、撮土的详细解释
撮土的解释
(1).谓聚土而取之。 元 柯丹邱 《荆钗记·祭江》:“只得撮土为香,礼虽微,姑表情意坚。”
(2).一撮之土。喻量少。语出《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巖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令狐相书》:“未知顺风弱力,撮土微形,获参一日之高踪,何报千钧之重意。”
词语分解
- 撮的解释 撮 ō 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撮成一堆。撮土。撮合。 取,摘取:撮要。 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撮药。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千分之一。 量词:一撮米。 撮东西用的器具:撮子。撮箕。 撮
- 土的解释 土 ǔ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疆域:国土。领土。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不合潮流:土气。 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中国
网络扩展解释
“撮土”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聚土而取之
指用手将散土聚拢成堆,常引申为临时替代正式仪式的行为。例如在野外没有香炉时,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表达心意。
- 文学用例:元杂剧《荆钗记·祭江》中提到“撮土为香,礼虽微,姑表情意坚”;《红楼梦》中也有“撮土掩埋”落花的场景。
- 文化背景:这一用法多与民间信仰或文学描写相关,体现临时应急或朴素的情感表达。
2.一撮之土,喻量极少
源自《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以极少量土壤比喻事物的渺小或微不足道。
- 诗文引用:唐代白居易在《游悟真寺诗》中写“巖崿无撮土”,形容山岩贫瘠;黄滔则以“撮土微形”自谦身份卑微。
- 哲学意义:此义多用于强调对比,如个体之渺小与天地之宏大。
补充说明
部分词典(如)提到“撮土”作为成语,表示“行动迅速”,但此用法在权威文献中较少见,可能是现代引申或特定语境下的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化典故,可参考《荆钗记》《礼记》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撮土》这个词意思是指用手或器具捧起一小撮土壤。它的拆分部首是手和土,总共有10画。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直接,就是将手伸进土壤中捧起一小撮土,然后取了两个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组合而成。
关于《撮土》这个词的繁体字并没有特定的形式,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汉字,所以在繁体字中可能并不存在一个完整的对应。
古时候汉字写法和现在的写法基本相同,都是用手和土这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的基本形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书写的规范和风格上有所不同。
举个例句来说,我们可以说:“他用手撮土,准备种植花草。”这句话中的“撮土”就表示了“捧起一小撮土壤”的意思。
与《撮土》相关的组词可以是:种植、土壤、耕作等。这些词可以用来描述与土壤相关的活动和概念。
关于《撮土》的近义词可以是:“搏取土”或者“掬土”,它们也都表示了用手或器具捧取土壤的意思。
然而,我找不到与《撮土》相反的词语。抱歉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愿意回答的。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