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土星的意思、土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土星的解释

[Saturn] 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六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29.5年,自转周期约10小时2分,表面温度为150°C。体积比木星略小,比地球约大七百五十倍,是九大行星中第二个大行星。有一个光环和十个卫星。中国古代叫做“镇星”

详细解释

(1).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我国古代又称之为“镇星”。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六颗;按体积计比木星略小,是第二大行星。其公转周期为29.46年,自转周期为10时14分。表面最高温度约为-150°C。有一个光环和十个卫星。

(2).北斗星的第一星。《星经·北斗》:“北斗星谓之七政……第一名天枢,为土星,主阳德,亦曰政星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土星”一词的含义可从天文、文化及象征三个层面综合理解:

一、天文学定义

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远近排名第六。其基本特征包括:

  1. 物理参数:体积是地球的730倍,质量约为地球的95倍,但密度仅0.687克/立方厘米,比水还低31%,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小的行星。
  2. 结构:由氢和氦组成的气态巨行星,核心为岩石与冰(半径约7500千米),外围包裹液态金属氢层。
  3. 特殊标志:拥有行星环系统,宽度超20万公里,主要由冰粒和岩石碎片构成。

二、名称来源

三、文化象征

补充信息

(注:部分早期资料提及“九大行星”为过时分类,现已修正为八大行星)

网络扩展解释二

土星

土星是一个汉字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土和星。土字是指大地、土地的意思,是最早的文字之一,象形。星字是指天空中的亮点,表示星星、行星的意思,也是象形。

土字的拆分部首是土和一点,它的笔画数是3画。而星字的部首是日字旁,它的笔画数是9画。

土星这个词的来源,最早出现在《尔雅·释天》一书中,用来描述古人所称呼的星星。

在繁体字中,土字的形状和简体字相同,而星字使用了更加复杂的形状。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土字的上面加一横,表示大地的意思;星字的上面加两个点,表示在天空中的位置。

例句:

1. 今晚的土星特别明亮。

2. 炎热的夏天躺在草地上,仰望着繁星点缀的土星。

组词

土地、土壤、土堆、土坯、土屋、土豆、土黄、土气、星光、星空、星辰、星球

近义词

行星、天体、宇宙、星体

反义词

太阳、月亮、地球

别人正在浏览...

爱美的按习板上钉钉贲然标志层鬓头不由自主惨醋産品登等二村法岸发徵飞兔封戎父王干戈哥降节格式塔心理学寡人之疾贵疎翰林院寒民火宅缣箱戢戈极乐土金镜锦幄忌妻九参九道咎罚坑儒连橇狸狌龙头拐杖腼覥谋事在人乃眷鸟咮敲菱壳且并裘马声色犬犹儿如弟三唱射击身外实坚岁丰邃寂田备天曹天醴途迍宛曲韦革文章宿老蝎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