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屠苏 ”。
“屠酥”是“屠苏”的异体写法,主要含义及用法如下:
古代酒名
指一种药酒,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相传饮用此酒可避邪、驱瘟疫,是古代春节的重要习俗。例如《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
房屋/草庵
古时也指简陋的房屋或茅草屋。例如《宋书》提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居的“屠苏”被雷击倒塌,杜甫诗中“锦屠苏”则借指华美的房屋。
其他延伸含义
注:现代汉语中,“屠苏”作为酒名的用法较常见,而“屠酥”多见于古籍或异体表述。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荆楚岁时记》等文献。
屠酥(tú sū)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将食用鸟类或家禽鸟类的尸体剁成块状。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屠宰鸟类的场景。
屠酥的部首是⼥(女字旁),总共有17个笔画。
屠酥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中。在这个故事中,庄子讲述了一个人误把一只鸟的羽毛错认为是鸟肉的情景,由此引出了“屠酥”这个词。
屠酥的繁体字为屠酥。
在古代汉字中,屠酥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一种古代写法是“屠鳖”,其中“鳖”字指的是一种鳖类动物,形状像龟,用于饮食。
1. 他沉湎于屠酥的乐趣,剁开一只只鸟的尸体。
2. 屠酥的过程中,鲜血溅得他满身都是。
1. 屠宰:指将动物宰杀为食用的行为。
2. 屠夫:指专门负责残杀动物的人。
3. 鸟肉:指鸟类的肉食。
1. 屠杀:指大规模残杀动物或人的行为。
2. 残害:指残忍地、不人道地对待动物或人。
3. 剖析:指对事物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
1. 养鸟:指人们饲养鸟类作为宠物或观赏。
2. 爱鸟:指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关心鸟类的繁衍生息。
3. 鸟巢:指鸟类筑巢生活的地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