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蚊子的别名。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虫鱼》:“内典曰:‘比丘忠草虫,佛听作拂子。’注:草虫,昏虫也。又曰下门虫,蚊也。”
(2).詈词。糊涂虫。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但有些我的战友,竟也有在作相反的‘美梦’者,我想,也是极胡涂的昏虫。”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他自己的话,世间竟有倾耳而听者,因其是昏虫之故也。”
“昏虫”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建议根据上下文区分两种含义,避免混淆。
《昏虫》是指智力低下或昏昏沉沉的人。这个词的意思比较贬义,含有对某人智力或认知能力的质疑和嘲讽。
《昏虫》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日(部首:日)和虍(部首:虍)。其中,日的拼音是rì,虍的拼音是hū。
根据笔画,日有4画,虍有6画。
《昏虫》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晚清小说《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其中,《红楼梦》一书中的贾政对贾珍说:“教那瞎眼昏虫来索东西。”从此,这个词开始在民间流传。
《昏虫》这个词的繁体字为「昏蟲」。
在古时候,汉字「昏虫」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它的意思和现代相近。例如,宋代诗人辛弃疾在其《念奴娇·中秋月》一词中有句:“初弦如雪,次又满窗。”这里的“次”就是对诗人情绪不佳的形容,可以理解为“昏虫”。
1. 他是个昏虫,简直连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
2. 别听那些昏虫的胡言乱语,他们对事情一无所知。
1. 愚昧无知
2. 反应迟钝
3. 智商低下
1. 愚蠢
2. 傻瓜
3. 笨蛋
1. 聪明
2. 聪慧
3. 聪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