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徒庶的意思、徒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徒庶的解释

庶民,民众。《周礼·地官·大司徒》:“大军旅、大田役,以旗致万民,而治其徒庶之政令。”《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哀感徒庶,慟兴云陛。” 李周翰 注:“徒庶,下人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徒庶”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普通民众、百姓,尤其指那些没有官职爵位、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或随从人员。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基本释义:

    • 徒: 本义指步行,引申指步兵、随从、门徒、服劳役的人、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空(如徒手)、只/仅仅等。在“徒庶”一词中,“徒”主要指服劳役者、随从、下属或一般群众。
    • 庶: 本义指众多,引申指平民百姓、非正妻所生的孩子(庶出)、旁支、差不多(庶几)等。在“徒庶”一词中,“庶”主要指平民、百姓、众人。
    • 徒庶: 两个字组合,意义相近,构成一个并列结构的复合词,强调指代广大的普通劳动人民、下层民众、随从人员或百姓群体。它强调的是身份地位的普通和低下,区别于贵族、官吏、士人等阶层。
  2. 古代用法与语境:

    • “徒庶”常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跟随某人(如将领、官员、豪强)的普通部众、士兵或依附的百姓。
    • 它也泛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
    • 这个词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结构。
  3. 社会地位:

    • “徒庶”代表的是古代社会中被统治、被役使的阶层。他们承担着主要的赋税、劳役和兵役,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但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普遍较低。

引用参考:

“徒庶”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代普通百姓、下层民众、随从部众的词汇,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阶层划分。其释义主要依据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和古代经典文献如《后汉书》、《晋书》中的实际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徒庶”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徒庶指庶民、民众,属于古代对普通百姓的统称。例如:

争议释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没有成就的人”,认为“徒”指无所作为,“庶”指庶民,组合后引申为平庸之辈。但这一用法未见于古籍文献,可能是现代引申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使用场景

  1. 古代文献:多用于描述民众群体或表达对百姓的关怀,如“治其徒庶之政令”(管理民众事务)。
  2. 现代语境:若采用“无成就者”的引申义,可用于形容平凡或缺乏建树的人,但需注意语体风格适配。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礼》《文选》等文献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危与共百宝陂知禀赋滨就驳击不自量力常备臣礼船舶闯闯呆答孩当胸道路之言雕顇铎韒二氏丰昂腹民关板鬼炊红杏尚书华夏货利或许简率交穷进直机棚酒囊饭包峻阪狂闇冷句丽唱离居柳七卵胎生谩藏诲盗芒刺在躬忙叨叨明鲜难易倾隤群戏三坟五典筮地兽碣四府私造螳蜋蹄道挺子铜壶滴漏外体瓦盆危桡猥辱污潦小会子洗脸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