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酒囊饭袋 ”。
"酒囊饭包"是汉语中常见的误写形式,正确写法应为"酒囊饭袋"。该成语出自汉代王充《论衡·别通》,原指装酒饭的口袋,后演变为形容只会吃喝、毫无能力的人。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解释:
词义解析
根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该成语由"酒囊"(装酒的皮袋)和"饭袋"(盛饭的布袋)组成,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实际才能的人,含贬义。其核心语义聚焦于"无能"与"虚耗资源"两个层面。
语源考证
《古汉语成语典故词典》(中华书局,2020修订版)记载,该词最早见于《论衡》"腹为饭坑,肠为酒囊"的表述,宋代《类说》中形成完整成语,明清小说中广泛使用,如《三侠五义》第六十回即有相关用例。
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版)标注其词性为名词性成语,多作宾语或定语使用,常见搭配如"沦为酒囊饭袋""酒囊饭袋之辈",适用对象包含个人或群体。
近义辨析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19年)对比指出,与"尸位素餐"强调占位不作为不同,"酒囊饭袋"更突出物质消耗与能力缺失的对应关系;相较于"行尸走肉"隐含的精神空虚,本成语侧重物质层面的挥霍。
“酒囊饭包”是汉语成语,与“酒囊饭袋”同义,均用于讥讽无能之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部分资料(如)误将其解释为“贫困潦倒”,但权威文献均以“无能之辈”为核心含义,建议以高权威性来源为准。
悲丧逋粮簿帐草团标柴辑常违诚忠酬许炊烬樗鸡蹙竦单居担仗曡次访提飞幕疙秃狗国怪迂光点故知砉然慧德会试节余九鼎不足为重狼跋老吃陵殿领览临完闵雨牛奶起翦权兵诠説叡才撒酒风舌耕慎初升帐申鲜手搏收因种果水米不沾牙梳拢顺袋说事饕沓蜩蟧跳驱痛治颓命唾手可得讬思完辑味之素无藉夏钥新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