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谩藏诲盗的意思、谩藏诲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谩藏诲盗的解释

见“ 谩藏诲盗 ”。


谓收藏东西不谨慎而招致盗贼。谩,通“ 慢 ”。语出《易·繫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冷眼观》第十七回:“俗语説,财勿露白,要到子尴尬个时候,倒説伲是谩藏诲盗。” 王统照 《五十元》:“事情过后,镇上出了不少的议论:有人说 老蒲 确是‘谩藏诲盗’,不要看他自己装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谩藏诲盗”是由“谩藏”与“诲盗”组合而成的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原句中的“慢藏”指疏于保管财物,“诲盗”意为诱导盗窃行为。后世在使用中逐渐演变为“谩藏诲盗”,其中“谩”通“慢”,表示怠慢、疏忽之意,“藏”指收藏财物,“诲”为教导、诱导,“盗”即盗窃。成语整体指因财物保管不当而招致他人盗窃,引申为因自身疏忽引发祸患。

从汉语构词法分析,该成语属于因果关系的复合结构,“谩藏”为因,“诲盗”为果,强调行为与后果的必然联系。例如《资治通鉴·唐纪》中引用此语,警示官员需严谨管理公物,避免因渎职导致国家损失。在现代用法中,常用于强调财物管理、信息安全等领域需提高防范意识,如“贵重物品随意摆放,无异于谩藏诲盗”。

该成语的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8卷“谩”字条目,以及《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9年修订版)对“诲”字的引申义解析。其核心思想与《礼记·大学》中“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训诫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的处世哲学。

网络扩展解释

“谩藏诲盗”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出处与典故

用法与场景

注意事项

别人正在浏览...

办案邦宝布义长企出告反面春游戴鸡佩豚大连市得第短檝发面点心泛林犯阙蕃袬翻援风口浪尖干父之蛊管饱鹳鵞军滚瓜溜圆黑口环合环属胡搅家姐角膜炎娇生惯养金华牧羊儿祲厉酒椀看台骒駞抠搂愧让羸国恋着鳞彩里头瞒天昧地瞑视内仪门派力司扑刀清祀啓悟溶解度沙门岛山芽椉云深机舍生忘死帅道双绉嵩邱痠痛桃核扇文卷贤豪闲集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