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体的外部。比喻辅佐之士。 汉 王襃 《四子讲德论》:“君者中心,臣者外体。外体作,然后知心之好恶;臣下动,然后知君之节趋。”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虽内信如心,外体不立,称兵叛乱,所惑者广。”
“外体”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字面意义
指身体的外部,与“内部”相对。例如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中“君者中心,臣者外体”,以身体结构比喻君臣关系。
比喻义
引申为“辅佐之士”,强调外部支持力量对核心主体的作用。三国嵇康《管蔡论》提到“外体不立”导致叛乱,即辅佐力量缺失引发问题。
该词属书面化表达,日常使用较少,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如需完整文献例证,可参考《四子讲德论》《管蔡论》等古籍原文。
《外体》是一个词语,指的是事物的外部形态或外表。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外”和“体”。
拆分部首和笔画:词语“外体”中,“外”的部首是“卜”,它的笔画数是4;“体”的部首是“亻”,它的笔画数是7。
来源:《外体》一词来源于汉语,形成于古代汉字的使用中。这个词典籍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书·艺文志》中,意思是指形体或形象。
繁体:《外体》的繁体字为「外體」。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但《外体》这个词的古代写法和现代写法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
1. 他的外体看起来非常健康。
2. 这个雕塑的外体非常精致。
组词:外表、外观、体形、身体。
近义词:外貌、外型、外表。
反义词:内在、内体、内部。
奔奏贬谪豳雅必然王国部务沉密寡言楚灵均丛涂大盟儋书邓禹帝纮鄂君翠被犯卯分福风裁肤理该综共给挂扯寒炉豪荡何须化险为夷火硝佳儿教职员工科别口敕叩问宽猛并济拉歌棱叠零吃路子马口铁曩踪配流辟阳侯愆亢谴客扇暍沙浴食蘗食筯水电抬举田户挑水坝通曹通昏屠伯脱败弯脖子闻人乌爹泥小派下限写泄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