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红杏尚书的意思、红杏尚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红杏尚书的解释

宋 代词人 宋祁 ,字 子京 ,任工部尚书,所作《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时人 张先 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后亦简作“红杏尚书”。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张子野》:“《遯斋闲览》云: 张子野 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 宋子京 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乎?’ 子野 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邪?’遂出置酒尽欢。盖二人所举,皆其警策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红杏尚书”是一个源自中国宋代的历史典故与文学雅称,特指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宋祁。其核心含义与来源如下:

一、词义解析

“红杏尚书”由两部分构成:

  1. 红杏:指宋祁词作《玉楼春·春景》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2. 尚书:宋祁曾任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等职,故以官职代称。

合称“红杏尚书”,即因“红杏”名句而闻名的尚书宋祁。


二、典故出处

宋祁在《玉楼春·春景》中写道: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此句以“闹”字生动描绘杏花盛放、春意盎然的景象,成为千古名句。同时代词人张先因此称宋祁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后简化为“红杏尚书”。(来源:清代沈雄《古今词话·词评》)


三、文学意义与影响

  1. 炼字典范

    “闹”字将视觉转化为听觉,以通感手法强化春日的蓬勃生机,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其“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2. 文化符号

    “红杏尚书”成为宋祁的文学标签,象征其词风婉丽、炼字精工的特点,常见于后世诗话评论(如刘熙载《艺概》)。

  3. 典故化用

    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被认为暗含对宋祁“红杏”意象的致敬。


四、人物背景

宋祁(998–1061),字子京,与兄宋庠并称“二宋”。除文学成就外,他亦参与编修《新唐书》,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景文”。其生平见《宋史·宋祁传》。


参考资料

  1.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华书局,2012)
  2. 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宋史·卷二八四·宋祁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网络扩展解释

“红杏尚书”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宋祁的雅称,源于其词作《玉楼春·春景》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以下为详细解释:

  1. 由来与典故
    宋祁因在《玉楼春》中写下“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被同时代词人张先赞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后简化为“红杏尚书”。这一称呼既体现其官职(工部尚书),又突出其文学成就。

  2. 人物背景
    宋祁(998-1062),字子京,湖北安陆人,与兄长宋庠并称“二宋”,均以文学闻名。他不仅是文学家,还参与编修《新唐书》,官至工部尚书。

  3. 诗句艺术特色
    “红杏枝头春意闹”以拟人化的“闹”字,将杏花盛放的热烈与春意盎然的动态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被王国维评价为“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此句成为宋祁最广为人知的文学标签。

  4. 评价与影响
    该词因“闹”字的巧妙运用,成为宋祁的代表作,后世文人常以此为例讨论炼字艺术。张先的赞誉使“红杏尚书”之名流传至今,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典故。

补充:宋祁与其兄宋庠均以文采著称,时人合称“大小宋”,《宋史》称其“兄弟俱以文学显”。

别人正在浏览...

拗折百代百合花襃表暴横备埽洒不打价儿卜算子不远千里成允除拜出厂攒三集五打稿颠杪点手地转斗十胡对景伤情飞豹丰腹凤翥鸾回氛祥干瘪高国根根叶叶共线丱學家蛊媚故我依然皓日护落介静进发济世安邦就戮掘头船匡邪劳思逸淫乐诗良种利其然礼装落选明章溺职赔补齐后破环清中肉麻当有趣弱岁入征扫刮社方世涂陶植听觉宪断香翠先知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