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参较的意思、参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参较的解释

参酌比较;比照核验。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类聚参较,别行立法。” 清 沉大成 《学福斋杂著·西洋测时仪记》:“测法,以日晷参较,引二针分指时刻。” 梁启超 《泰西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试举两说之要领,而参较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参较"是一个汉语合成词,其含义需从构词法和权威词典解释两个层面分析:

一、核心释义

参较(cān jiào)指通过参考对照不同资料或标准,进行比较、考校的行为过程。强调在比对中验证或修正结论,常见于学术研究、文献校勘领域。

例: 古籍整理需多方参较不同版本。

二、构词解析(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1. 参(cān):

    本义为"加入",引申为"参考""验证"(如"参照""参验")。

  2. 较(jiào):

    本义为"对比",强调通过对照辨别差异(如"比较""较量")。

    二字组合后形成"通过参考进行对比验证"的复合语义。

三、权威词典定义

  1. 《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第2卷):

    "参互比较。多用于考订文字。"

    例证引清·戴震《方言疏证》:"今参较诸本,悉加校正。"

  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

    "参考比较:反复参较,确定真伪。"

四、学术场景应用

在文献学中,"参较"特指交叉比对不同文献版本以考订文本:

引用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缩印本).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3.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2.

网络扩展解释

“参较”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ān jiào(注音符号:ㄘㄢ ㄐㄧㄠˋ),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参酌比较
    指通过多方对比和考量,综合不同内容进行验证或分析。例如宋代苏辙在奏折中提到的“类聚参较,别行立法”,即通过分类比较制定新法。

  2. 比照核验
    强调以某一标准为参照进行检验,如清代沈大成描述测时仪用法时提到的“以日晷参较,引二针分指时刻”。

二、结构与发音

三、历史用例

四、使用注意

该词属于书面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需注意与“参考”“参验”等近义词的语境差异。

如需更多组词或例句,可参考汉典或组词词典的扩展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百迭悲愤宾合卜征唱善朝英差勇虫臂传觞醇酒颠僵端人正士多情种翻席负薪改行从善该死贺私怀惠怀柔华屋秋墟假翮贱处牋刺贾生涕惊心裂胆连贯性林趾留镇篱阴脑词盘管偏巧疋段迫蹙千里迢迢齐耦诠补榷厘人功冗细三番五次散碎筲袋申牒神庭适量收缩蜀精私盐私醋速忌天社退押外眷挽正僞蚕唯谨文字饮无本贤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