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谦称自己的住处。《水浒传》第五一回:“久别尊颜,常切思想,今日缘何经过贱处?”
“贱处”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区别,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拼音为jiàn chǔ,常见于古典文学或传统谦辞中。例如《水浒传》第五一回:“久别尊颜,常切思想,今日缘何经过贱处?”()此处的“贱处”是说话者对自己住所的谦称,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部分来源提到“贱处”可引申为形容社会地位低下或遭遇不公的处境,拼音为jiàn chù。例如形容某人因身份卑微而处境艰难,但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且权威性较高的来源(如汉典)未收录此义项。
建议在实际使用中以第一种解释(谦称住处)为准,注意区分发音(chǔ/chù)及语境。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水浒传》等古典文献或权威词典。
《贱处》一词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处于低劣、卑微或轻视的地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身份或地位的低下。
《贱处》由部首贝(贝财物)和处(138)组成,共有11画。
《贱处》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具有贬义。在古代社会,贵贱是社会等级的重要标志,贱处指的是低等、卑微的地位。
對於《贱处》的繁體字寫法有兩種:「賤處」和「賤處」。
在古代的汉字中,贱字的写法稍有不同。旧时的写法是「賤」,它由「賣」和「龶」两个部分组成。这种写法强调了贱字与贩卖、奴役等相关联。
1. 他的品行卑鄙,总是处于贱处。
2. 在这个公司,他一直被人贱视,真令人可悲。
3. 那个家伙自以为名利双收,却不知道自己早已沦落到了贱处。
1. 贱民
2. 贱卖
3. 贱妾
4. 贱人
5. 贱色
1. 卑贱
2. 卑微
3. 低贱
4. 下贱
5. 渺小
1. 尊贵
2. 高贵
3. 光荣
4. 崇高
5. 尊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