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称“细菌武器”。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器材的总称。生物战剂指用于杀伤人、畜和毁坏植物的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产生的毒素。由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喷洒生物战剂,发射或投掷细菌弹及带生物战剂的昆虫、动物和杂物等。具有传染性强、污染面积大、危害时间长、不易发现等特点。中国于1984年加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生态系统的特殊武器,其核心特征与内涵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一、基本定义 生物武器又称细菌武器,指通过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及其毒素,或携带生物战剂的媒介物(昆虫、气溶胶等),对人员、牲畜及农作物造成杀伤的武器系统。其本质是利用生物间的克制关系实现破坏。
二、核心构成
三、作用特点
四、国际管控 全球1975年生效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明确禁止研发和使用,中国于1984年加入该公约。当前生物防御已成为国际安全领域的重要议题。
(注: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缔约国年度报告及联合国裁军事务厅公开文件)
"生物武器"指的是以具有生物学特性的微生物、动植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的一种武器。其目的是通过传播病原体或抗性基因来对人类、动植物或军事设施等目标进行危害、破坏或杀伤。生物武器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威胁,也被国际禁止使用和研发。
拆分部首:生 → 每;死、母 → 毛;武 → 戈
笔画:生(5画)+ 物(8画)+ 武(6画)
生物武器这一概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和中世纪时期。不过,现代生物武器的研究和使用主要始于20世纪。在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生物武器研发和储备的同时,也签署了国际禁止生物武器的相关条约。
生物武器(繁体字:生物武器)
在古时候,关于生物武器的概念和词汇并没有被明确定义和使用。
1. 这个国家被指控拥有大量的生物武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2. 国际组织致力于禁止、查封和销毁生物武器。
1. 生化武器(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eapons)
2. 远程生物导弹(long-range biological missile)
3. 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
1. 生物毒素(biological toxin)
2. 病原体(pathogen)
3. 非传染性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
1. 防疫措施(epidemic prevention measures)
2. 和平(peace)
3. 卫生保健(healthcare)
阿驿绷定别院不胜枚举苍鹘黜挫慈色村牛撮略大悟大眼瞪小眼诋忤栋折榱崩敦煌石室饿馁恩荣非祸冯豕更置怪戾古圣先贤含饴弄孙合德鹤江横被很石黄皮果辉耀溷惑鬋髻矜饬靖柝集体经济咔吧颗粒肥料客难苦淡坤厚炼习论比鲁阳子马蜞庙屏能动性孥儿批允彊地骑马找马荃荪濡需三杯和万事晱艳邵平瓜识穿侍箕帚讬身乡公小司空胁取戏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