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稱“細菌武器”。生物戰劑及其施放裝置、器材的總稱。生物戰劑指用于殺傷人、畜和毀壞植物的緻病微生物以及細菌産生的毒素。由飛機或其他運載工具噴灑生物戰劑,發射或投擲細菌彈及帶生物戰劑的昆蟲、動物和雜物等。具有傳染性強、污染面積大、危害時間長、不易發現等特點。中國于1984年加入《禁止生物武器公約》。
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戰劑殺傷有生力量和破壞生态系統的特殊武器,其核心特征與内涵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一、基本定義 生物武器又稱細菌武器,指通過緻病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等)及其毒素,或攜帶生物戰劑的媒介物(昆蟲、氣溶膠等),對人員、牲畜及農作物造成殺傷的武器系統。其本質是利用生物間的克制關系實現破壞。
二、核心構成
三、作用特點
四、國際管控 全球1975年生效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明确禁止研發和使用,中國于1984年加入該公約。當前生物防禦已成為國際安全領域的重要議題。
(注:更多技術細節可參考《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締約國年度報告及聯合國裁軍事務廳公開文件)
"生物武器"指的是以具有生物學特性的微生物、動植物或其代謝産物作為主要活性成分的一種武器。其目的是通過傳播病原體或抗性基因來對人類、動植物或軍事設施等目标進行危害、破壞或殺傷。生物武器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威脅,也被國際禁止使用和研發。
拆分部首:生 → 每;死、母 → 毛;武 → 戈
筆畫:生(5畫)+ 物(8畫)+ 武(6畫)
生物武器這一概念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臘和中世紀時期。不過,現代生物武器的研究和使用主要始于20世紀。在各國進行了大規模的生物武器研發和儲備的同時,也籤署了國際禁止生物武器的相關條約。
生物武器(繁體字:生物武器)
在古時候,關于生物武器的概念和詞彙并沒有被明确定義和使用。
1. 這個國家被指控擁有大量的生物武器,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2. 國際組織緻力于禁止、查封和銷毀生物武器。
1. 生化武器(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eapons)
2. 遠程生物導彈(long-range biological missile)
3. 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
1. 生物毒素(biological toxin)
2. 病原體(pathogen)
3. 非傳染性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
1. 防疫措施(epidemic prevention measures)
2. 和平(peace)
3. 衛生保健(healthcare)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