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 甘露寺 前。状如伏羊。相传 刘备 (一说 诸葛亮 )曾坐其上,与 孙权 共论 曹操 。 唐 罗隐 《题润州妙善前石羊》诗:“ 紫髯 桑盖 此沉吟,很石犹存事可寻。”题注:“传云: 吴 主 孙权 与 蜀 主 刘备 尝此置会云。”很,一本作“ 狠 ”。 宋 苏轼 《甘露寺》诗序:“寺有石如羊,相传谓之很石,云 诸葛孔明 坐其上与 孙仲谋 论 曹公 也。” 宋 苏轼 《甘露寺》诗:“很石卧庭下,穹隆如伏羱。” 宋 姜夔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词:“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很石是汉语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古代词汇,现存权威典籍对其记载如下:
一、基本释义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指古代镇江甘露寺内一块形似伏羊的巨石,相传为三国时期遗留的奇石。其名源自“狠石”的异写,因石质坚硬、形态奇特得名。
二、字源考据 据宋代《嘉定镇江志》记载,“很”通“狠”,原指石质刚硬、形态狰狞之状。唐代诗人罗隐《题润州妙善前石羊》自注提及:“传云:吴主孙权与蜀主刘备尝此置会云。”佐证其三国渊源。
三、文学典故 北宋苏轼《甘露寺》诗作有“很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的实景描写,南宋陆游《入蜀记》更详述其石“有石如羊,谓之很石”。明代《丹徒县志》载此石在战乱中被毁,现存者为清代重刻。
“很石”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或三国典故,可参考《三国志》或唐宋诗文作品。
隘絶暗淡案校柏洞变眩不纯趁伴撑拒彻心彻骨冲风破浪瘳减杵触蹿红大罍打旋磨大早等好发配風聞言事浮厝感天动地隔截怪物官征鹳啄衮斧国土锅屋含秀唤质环瞩回程金箍棒仅事几于军邮库府亏盈联谊龙鬣米泔水蠯蛤铅直敲金击石榷场局肉朋酒友上征生器时货霜期松枝挂剑慆滥韬映亭鄣通范通裙通淫土曜望尘而拜遐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