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有鸬鹚的渔船。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鸬鹚船在水上不停地划动,渔人用篙子把鸬鹚赶到水里去,停了一会,又敲着船舷,叫它们上来,缴纳嘴壳衔的俘获物:小鱼和大鱼。”
“鸬鹚船”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指养有鸬鹚的渔船。鸬鹚是一种善于捕鱼的水鸟(俗称“鱼鹰”),渔民通过训练鸬鹚协同捕鱼,因此这种船既是捕鱼工具,也是人与鸟类合作的载体。
运作方式
捕鱼时,渔人用竹篙将鸬鹚赶入水中,鸬鹚潜入水中捕捉鱼类后返回船上,渔民通过敲击船舷等方式让鸬鹚交出捕获的鱼。整个过程需要人与鸬鹚的默契配合。
比喻意义
该词常被引申为团队协作的象征,强调共同目标下的分工与配合。例如成语用法中,可比喻多方合作完成复杂任务。
文学例证
作家周立波在《山乡巨变》中描写了鸬鹚船捕鱼的场景,提到“鸬鹚船在水上不停划动”,生动展现了渔猎生活的画面。
相关扩展
古代文献如《林则徐日记》中提到的“鸬鸟船”可能与此类船具相关,但具体结构可能存在地域性差异。
总结来看,该词既指代传统渔业工具,也承载着文化层面的协作寓意。
《鸬鹚船》是指一种用来捕鱼的船只。在中国传统的渔业中,人们利用训练有素的鸬鹚进行捕鱼活动,鸬鹚会潜入水中捕捉鱼类,而渔民则利用绳索控制鸬鹚的行动。
《鸬鹚船》的拆分部首为“鸟”和“舟”,它们分别位于词的左右两边。根据汉字拆字规则,鸟的部首为“鸟”,舟的部首为“舟”。《鸬鹚船》的总笔画数为23画。
《鸬鹚船》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人们的渔业活动。鸬鹚船作为一种特殊的捕鱼工具,在中国的江、河、湖地区广泛使用。
《鸬鹚船》的繁体字为「鸬鶿船」。
古时候,《鸬鹚船》的写法可能稍有差异,例如鸟的部首可以写作「鳥」,舟的部首可以写作「舟」。同时,古代汉字的形状和结构也可能与现代有所区别。
1. 他驾驶着鸬鹚船在湖上捕鱼。
2. 渔民们在岸边绑好绳索,准备控制鸬鹚船的行动。
1. 鸬鹚:捕鱼的工具之一,是一种长着长脖子和尖嘴的禽类。
2. 船只:船的总称,泛指各种用来在水上载人和货物的交通工具。
鹄倚船(hú yǐ chuán)、孤帆落影(gū fān luò yǐng)。
快艇、汽艇、游艇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