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子花的意思、鼓子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子花的解释

(1).草花名。即旋花。 唐 郑谷 《长江县经贾岛墓》诗:“重来兼恐无寻处,落日风吹鼓子花。” 宋 辛弃疾 《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词:“鼓子花开春烂熳,荒园无限思量。”亦省作“ 鼓子 ”。 清 黄宗羲 《小园记》:“因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铃儿、鼓子、忘忧、含笑。”

(2).比喻容色不佳的妓女。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张子野 老于 杭 ,多为官妓作词,与 胡 而不及 靚 。 靚 献诗云:‘天与羣芳十样葩,独分颜色不堪夸。牡丹芍药人题徧,自分身如鼓子花。’ 子野 于是为作词也。”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三折:“你题情休写香罗帕,我寄恨须传鼓子花。” 明 俞弁 《山樵野语》卷十:“诗人以妓女无颜色者谓之鼓子花。”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鼓子花”一词的解释可从植物学及文学比喻两个角度详细阐述:

一、植物学定义 鼓子花是旋花科植物,学名为Calystegia silvatica subsp. orientalis,属多年生蔓性草本。其形态特征包括:茎细长缠绕、叶互生呈戟形、夏季开淡红色或白色漏斗状花。别名众多,如打碗花、狗儿弯藤、篱天剑等,常见于山坡、荒地及平原地区。

二、文学与比喻意义

  1. 诗歌意象:唐代诗人郑谷在《长江县经贾岛墓》中以“落日风吹鼓子花”渲染苍凉意境,宋代辛弃疾则在《临江仙》中借鼓子花表达春日感怀。
  2. 社会隐喻:宋代文献中,鼓子花被用来形容“容色不佳的妓女”,暗指外表平凡却身份低微的女性。
  3. 成语象征:衍生出“虚有其表”的寓意,比喻事物外表华丽而内在空洞,如“鼓子花般无实”。

三、文化关联 该植物因花朵形态与古代乐器“鼓”相似得名,其易逝的特质常被文人用以寄托人生无常的哲思。例如谢翱诗作《鼓子花》通过此花抒写家国情怀。

如需更深入的植物学特征或诗词原文,可参考《汉典》《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鼓子花》的意思

《鼓子花》是一个词语,它主要指的是一种原产于中国南方的花卉,也叫作“鼓花”、“中国鼓子花”等。这种花卉形状独特,花瓣鲜艳且肉质厚实,颜色多为红色或粉红色。它在中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常常用于装饰和庆祝活动。

《鼓子花》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鼓子花》这个词由“鼓”和“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鼓”部的部首是“鼓”,它由6画组成;“花”部的部首是“艹”,它由3画组成。

《鼓子花》的来源

关于《鼓子花》的来源,其具体的渊源并不十分明确。据传,这种花卉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南方比如四川、云南等地区,人们早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种植和欣赏这种花。如今,《鼓子花》已成为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一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鼓子花》的繁体字

《鼓子花》的繁体字为「鼓子花」,拆分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鼓子花》的汉字写法

古时候《鼓子花》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具体来说,古代汉字中的“鼓”字形状更为简单,形似一个方框,中间附上两个长方形代表鼓面;而“花”字则与现代字体相同。

《鼓子花》的例句

1. 他送给她一束鼓子花,表达对她的真挚爱意。

2. 在新年庆祝活动中,会场上到处摆放着盛开的鼓子花,热闹非凡。

《鼓子花》的组词

1. 鼓面:指鼓的表面。

2. 花卉:指各种花的统称。

3. 鲜艳:形容色彩鲜明明亮。

《鼓子花》的近义词

1. 鼓花

2. 中国鼓子花

《鼓子花》的反义词

暂无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