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察警惕。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闻前代兴亡及崩薨篡弑之事,以自省戒。” 明 张居正 《答吴总宪书》:“顷得家信,言公有餽於寒舍甚厚,舍弟辈以夙有省戒,不敢领,即以璧诸来使。”《东周列国志》第九五回:“王不知省戒,戮忠废贤,希望非分。今全 齐 尽失,而偷生於一城,尚欲何为?”
“省戒”是汉语中一个具有警戒与反思双重含义的词汇。从构词法分析,“省”的本义为察看、检查,引申为自我反省,如《论语·学而》中“吾日三省吾身”;“戒”原指防备、警惕,后衍生出告诫、约束之义,如《说文解字》释“戒,警也”。二者结合后,“省戒”指通过自我审视达到警示、规诫的目的,强调内在的觉悟与外化的行为约束。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道德劝喻场景,例如《后汉书·马援传》载“援常省戒子弟,务守谦约”,体现对品行的主动检视与规范。现代语境中,“省戒”多用于书面表达,常见于修身养性类文本,如“以史为鉴,省戒过失”(参考《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需要注意的是,其语义侧重“由内而外”的持续修正过程,与单纯的外部惩戒(如“惩罚”)存在本质区别。
文献溯源方面,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第7册第543页对该词的收录,以及《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省”“戒”的训诂解析。
“省戒”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析:
读音与结构
基本释义
出处与例句
近义词与关联
总结来看,“省戒”强调通过内省达到自我约束,既用于个人修身,也见于管理或戒治场景。其核心始终围绕“反思”与“警惕”的辩证关系。
本委波旬不目诚悬笔谏晨曲痴憨存访大礼倒盆雕文底蕴風話凤牋風聞言事浮语虚辞高原期歌辞箇侬格吱公听并观搆火挂壁鱼国化镮鏆黄攒蕈悔谢齎恨金石交积帙絶国跨马鞍旷适吏舍碌碌终身漫壑贸功没石饮羽眉图明问闹了归齐女魃旁録片晌虬曲睿监扫街尚甫山水衲麝脑噬啮疏滞吐吞忘寝废食文石无缺无眼人五云判相感响糖狮子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