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明问的意思、明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明问的解释

对别人询问的敬称。 宋 陈亮 《铨选资格策》:“顾方居今而思 艺祖 ,当资格之时而谓銓选之可復,亦徒以谢明问而已。”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承示高论,实获我心。猥辱明问,相与质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明问”在汉语词典中属于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结合字源与权威辞书进行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记载,“明”本义为光明、清晰,《说文解字》释为“照也”,引申为公开、明确;“问”在《康熙字典》中训为“讯也”,指提出疑问或探求答案。两字组合后,“明问”可解作“公开的询问”或“明确的质疑”,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正式场合的提问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补充指出,该词在近代汉语中延伸出“以清晰方式求证”的语境义,例如清代公牍文书中“明问事由”即指对事件缘由进行详尽查证。当代语言使用中,“明问”多出现于学术讨论或法律文书中,强调提问的规范性与透明度。需注意该词与“明示”“质问”存在语义交叉,但更侧重于过程而非结果。

网络扩展解释

“明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发音


二、古代文献中的用法

  1. 作为敬称
    宋代陈亮在《铨选资格策》中提到:“顾方居今而思艺祖,当资格之时而谓銓选之可復,亦徒以谢明问而已。”此处“明问”即指他人提出的问题,带有谦谢之意。
    近代田北湖在《与某生论韩文书》中亦用“猥辱明问”表达对对方询问的敬意。

  2. 与现代用法的区别
    古代“明问”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对话,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某些学术或文言风格文本中仍可见到。


三、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低权威性来源(如)提到“明问”作为成语,意为“直接明确地提问”,但这一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误传。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


四、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八竿子打不着班荀贲耀播幅拨去残蝉持觞愁倚阑凑钱错觉道傍李放虎归山佛会钩牒光阴荏苒国色天香骨清孤士骨岩岩海王衡道画笔火驰嚯索讲郎剪径嘉言善行紧急矜汰开购狂望阔达两和厉怜王龙凤帖拍舰旁薄签筩启证缺失阙文三十晚上声埶神仙不是凡人作识俊耍熊顺许死没堆宿鹭坦白剜肉补疮微说乌府无正线符销衅狎兴谐遂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