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社仓的意思、社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社仓的解释

即义仓。古代为防荒年而在乡社设置的粮仓。始于 隋 代。其管理、发放等体制历代不一。《隋书·食货志》:“十六年正月,又詔 秦 叠 …… 银 扶 等州社仓,并於当县安置。二月,又詔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旧唐书·食货志下》:“ 武德 元年九月四日,置社仓。”《宋史·食货志上六》:“ 陆九渊 在敕令局,见之嘆曰:‘社仓几年矣,有司不復举行,所以远方无知者。’”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黄东发社仓记》:“乡有 李令君 捐粟六百石为倡,将成社仓。”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社仓是中国古代民间为应对饥荒而设置的粮仓制度,其核心功能是积谷备荒。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社仓是乡社层面设立的粮仓,主要用于储存粮食以应对灾年,属于民间互助性质的仓储制度。与官方主导的“常平仓”不同,社仓多由地方自主管理,如南宋朱熹在福建首创的社仓即由村民共同管理。

  2. 历史起源与发展

    • 隋代初创:社仓制度最早可追溯至隋代,《隋书·食货志》记载了按农户等级征收粮食的规定(上户一石、中户七斗、下户四斗)。
    • 宋代推广:南宋孝宗时期,朱熹在家乡推行社仓并制定《社仓法》,后成为全国性制度,强调村落自主管理与国家监督结合。
    • 明代延续:明代沿用社仓名称,粮源主要依靠民众捐输。
  3. 运作与管理
    社仓粮食通常来源于民众自愿捐纳或按户等征收,灾荒时以借贷或赈济形式发放。其管理方式历代不一,例如唐代由官府主导,宋代则强调民间自治。

  4. 与其他仓储的区别

    • 常平仓:官方设立,通过平粜调节粮价,功能侧重市场调控。
    • 义仓:与社仓功能相近,但义仓多设于城市,社仓则深入乡村,且更依赖民间组织。
  5. 历史意义与演变
    社仓在灾荒救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清代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出现,其功能逐渐被取代,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社仓是中国古代基层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民间自救与国家监督的结合,其演变反映了传统社会应对灾害的智慧与局限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社仓》的意思

《社仓》这个词是指一个社区或社会中的储存物品的仓库或库房。它通常用于指代社区中供大家储存、借用或分享物品的场所。

拆分部首和笔画

《社仓》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和“仓”,其中“⺼”是肉字底部的偏旁部首,表示与食物相关的意思;“仓”是一个汉字,表示仓库。

按照笔画计算,这个词总共有9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社仓》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社会中小区或村庄常见的集体物资储存场所。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社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法中,有些字形可能会稍有不同,但整体意思并没有变化。例如,「仓」的古代写法为「倉」,「社」的古代写法为「礻」。这些写法在现代汉字中逐渐演变。

例句

1. 社仓里存放着大家共享的文具、乐器等物品。

2. 我们决定把社区中的旧电器都捐赠给社仓,供大家共同使用。

组词

1. 社区:指一个具有共同居住或工作区域的群体。

2. 仓库:指用来存放货物或物品的建筑或场所。

3. 社交: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交流的行为。

近义词

1. 社会仓库

2. 社区库房

3. 集体仓储

反义词

1. 个人储藏室

2. 私人保险库

3. 个体所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