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傍李的意思、道傍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傍李的解释

同“ 道边苦李 ”。 宋 范成大 《次韵葛伯山赡军赠别韵》:“又如道傍李,味苦不堪折。” 明 刘基 《四月二十日郊外游得水字》诗:“吾辈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道傍李"是汉语中的典故词汇,字面指生长在道路旁的李树。其核心含义源自《世说新语·雅量》记载的"王戎识李"典故:七岁王戎与同伴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众人争相取之,唯王戎断言"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后验证其言属实。该典故后被提炼为成语"道旁苦李",比喻表面诱人而实际无价值的事物,或借指遭人弃置的才能。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道傍李"属于偏正结构复合词:"道傍"限定空间方位,"李"作为中心语素点明事物本体。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被标注为历史词,现代多用于文学语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善察"的哲学内涵。清代《渊鉴类函》将其归入"果木部",与"橘化为枳"等典故并列,强调环境对事物本质的影响。

现代汉语使用中,"道傍李"多出现于比喻修辞,如:"这些看似光鲜的投机项目,实为道傍李般的陷阱"(《当代汉语比喻语料库》用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该词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了"易得非珍品"的引申义,与"洛阳纸贵"形成语义对立。

网络扩展解释

“道傍李”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路边无人采摘的李子,比喻被人忽视、不被重视的人或事物。该词源自《世说新语》中“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典故:王戎幼时见路边李树果实累累却无人采摘,推断李子必苦,后引申为对无用之物的隐喻。


二、详细解析

  1. 字面构成
    • 道:路边;傍:靠近;李:李树。字面指“路旁的李树”。
  2. 深层寓意
    因李树长在路边,若果实甜美早被路人摘尽,而未被摘取的必为苦李。故以此比喻看似普通却实际无用之物,或被社会边缘化的人。

三、用法与例句


四、相关成语

与“道边苦李”同义,均出自同一典故。二者可互换使用,但“道傍李”更侧重地理位置的边缘性,而“苦李”更强调事物本身的缺陷。


该成语通过自然现象隐喻社会现象,常用于批判性语境,提醒人们关注被忽视事物的内在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闇劣边鄙卜官长才短驭茶色骋妍吹刷大府大君子耽悦倒买倒卖冻冰段玉裁对策迩身伐木告奸格韵钩鈲诟侮钩斫观时核産鸿爪积极金鹤垆进谏镌秩控守贶室魁重冷月寮采领工流彗隶韵貍制论旨曼暖南江你老僻奥曲阜饶乏三面网沙莽上相审编水皮儿束装鼗武通守颓惰尪悴无胈宪车香泽小幅小山眉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