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外寝的意思、外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外寝的解释

(1).古代宫室之制,有正寝、内寝之别。正寝又叫外寝,为君主治事之所。《礼纪·内则》:“适子庶子见於外寝。”《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依古六寝,权制三室,以 安昌殿 为内寝, 皇信堂 为中寝,四下(疑 四合殿 )为外寝。”

(2).中门外的房屋,治丧者所居。《仪礼·丧服》:“既练,舍外寝。始食菜果,饭素食,哭无时。” 郑玄 注:“舍外寝於中门之外屋,下垒墼为之,不涂塈,所谓堊室也。” 晋 潘岳 《杨仲武诔》:“ 德宫 之艰,同次外寝;惟我与尔,对筵接枕。”《宋史·隐逸传上·李渎》:“尝语诸子曰:‘山水足以娱情,苟遇醉而卒,吾之愿也。吾将与尔永诀,尔辈当常在左右。’即设外寝,与诸子同处……顷之,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外寝是汉语中具有礼制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需从字源和古代礼俗制度两个层面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的字义分解:"外"指方位词,与"内"相对,表示空间或关系的表层;"寝"本义为卧息之所,引申为居处建筑。二字组合后特指古代宗法制度中的特定建筑空间。

在礼制语境中,外寝主要包含三重含义:①帝王处理政事的前殿,《礼记·丧大记》郑玄注载"外寝,君之正寝也";②宗庙中供奉远祖的侧室,《仪礼·士丧礼》贾公彦疏称"外寝谓中门之外屋";③相对于内寝(君主寝宫)的政务区域,清代朱彬《礼记训纂》引孔颖达说解"外寝,路寝也,人君每日视事之处"。

该词的语义演变呈现历时特征。甲骨文时期"寝"已具宫室义,西周金文始见方位组合用法。至《周礼》成书年代形成制度术语,汉代经学家赋予其明确的礼制阐释。现代汉语中,该词多保留于历史文献研究及古建筑学领域,如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三联书店,2011年修订版)所述"外寝制度体现前朝后寝的营造法式"。

文化内涵方面,外寝承载着"内外有别"的礼制思想。《白虎通义·嫁娶篇》强调"外寝接宾客,内寝居女眷",这种空间划分体现古代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伦理秩序。故宫博物院官网故宫建筑形制专题指出:"太和殿作为外寝核心,是明清帝王举行大典的礼仪空间"。

网络扩展解释

“外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基本释义

  1. 古代宫室的正寝(君主理政之所)
    古代宫室制度中,分为正寝(外寝)和内寝。正寝是君主处理政务的场所,如《礼记·内则》记载“适子庶子见於外寝”,《魏书》也提到外寝为君主权制三室之一。

  2. 治丧者的居所
    指中门外的房屋,用于守丧期间居住。例如《仪礼·丧服》提到“舍外寝”,郑玄注解为“中门之外屋”,晋代潘岳的《杨仲武诔》和《宋史》中均有相关用例。

二、补充说明

建议进一步查阅《礼记》《仪礼》等古籍,或权威历史辞典以获取更详细的制度背景。

别人正在浏览...

半子冰溪驳冗材品残杪大面皮儿担肩胛胆如斗道极簟纹迭运兜肚顿饱二杆子发火父本高闲广瀁诡产固籍淮涡神火狐茄克竞价居心吭嗓克期赖赖里胥蛮茶苗床明远末号木稼平准乾钧浅毛旗门阙齾渠首饶雄容身伤鸟生荣亡哀声誉十倍沈鸷使马饰帨识擢双拽头思韵腾黑天叙铁瓮城退婚推盘妄谈祸福无弦琴险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