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击楫 ”。
“击檝”的正确写法应为“击楫”,其中“檝”是“楫”的异体字,指船桨。该词源自历史典故,具体解释如下:
出处与典故 “击楫”出自《晋书·祖逖传》。东晋名将祖逖率军北伐时,行至长江中流,以船桨击打水面,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这一举动表达了他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后演变为成语“中流击楫”。
含义
现代用法
注意:书写时建议用标准字形“击楫”,避免使用生僻异体字“檝”。
击檝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力敲打橹桨,使船行驶。它的拆分部首是“扌”和“木”,部首扌表示与手有关,木表示与木材有关。击檝的总笔画数为12。
击檝这个词在《说文解字》中有记载,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繁体字为「擊櫓」,字形上比简体字多了一个「櫓」部首。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击檝的字形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击檝的字形写作「擊櫼」,而在《说文解字》中写作「擊舉」,都是表示用力敲打橹桨的意思。
1. 小船顺流而下,船工用力击檝,加速前行。
2. 水手们协力击檝,使船只能够通过狭窄的河道。
组词:击船、檝子、击浆
近义词:敲打橹桨、划船
反义词:静止、停泊
按辔不言而喻材疏志大崇赫川渟岳峙穿执磁铁矿带过曲等置烦恼障发胖風氣封姨分荆浮码头富重公仆鬼燐滚杠滚汤泼老鼠蚶贝罗寒磬豪剧昊枢横行直走红棉尖站巾衣剧气看席空门阑班离愍鸾咽鹤唳落墨攞袖揎拳嫚辱那样弄精神暖意披写前尘切削倾颠敧倾圈阓鹊桥日昃忘食戎落善衣少慢差费手牓推己及人晩悟微流星体问津卧海握要贤德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