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烧夷的意思、烧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烧夷的解释

烧毁使成为平地。《汉书·田儋传》:“ 项羽 遂烧夷 齐 城郭,所过尽屠破。” 颜师古 注:“夷,平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烧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用焚烧的方式摧毁或夷平目标,属于军事行动术语。以下从词典释义、语素解析、军事应用及历史文献角度详细说明: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含义

    "烧夷"指通过纵火焚烧的手段彻底破坏某物或某区域,强调毁灭性结果。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未直接收录该词,但依据构词法可拆分解析:

    • "烧":焚烧、点燃(《现代汉语词典》P1123)。
    • "夷":铲平、毁灭(《现代汉语词典》P1532)。

      二者组合后,词义聚焦于"以火焚毁并使之化为平地"。

  2. 军事特指

    在军事语境中,"烧夷"专指使用燃烧性武器(如烧夷弹)对敌方设施、阵地或资源进行焚烧破坏的战术行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年)将"烧夷作战"定义为:以燃烧剂实施纵火攻击,摧毁敌物资、工事或阻碍敌行动的作战手段。


二、历史文献用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记载曹操与吕布之战:

"夏四月,焚夷东郡,虏其民。"

此处"焚夷"即"烧夷"的古语变体,指焚烧城池、掳掠民众的军事行为,印证其"焚烧毁灭"的核心含义。


三、相关术语延伸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军事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1.
  3. 陈寿. 《三国志》. 中华书局点校本, 1959.
  4.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 《抗战时期日军轰炸史料汇编》. 2015.

(注:因专业词典未在线公开全文,文献链接未提供;历史典籍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或"国学大师"(guoxuedashi.com)平台查阅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烧夷”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烧毁并夷平某处,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由“烧”(焚烧)和“夷”(平毁)组成,指通过焚烧使某处彻底变为平地。例如《汉书·田儋传》记载:“项羽遂烧夷齐城郭,所过尽屠破。”,颜师古注“夷,平也”,进一步明确其“平毁”之意。

  2. 历史背景
    该词多用于描述古代战争中的破坏性行为,如项羽在征伐齐国时焚烧城郭、屠戮百姓的史实,体现了军事行动中的极端手段。


延伸与争议


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烧夷”一词已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描述大规模破坏场景,如战争、灾害等。例如:“轰炸机投下烧夷弹,整片街区化为焦土。”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闇乱白羽扇八角鼓邦仪薄晒宾东鷩雉草驹骋姿出乘春申涧粹白村乡淡扫蛾眉担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禘乐订诺地震带藩垣发徵风品阜乡改削搆嫌光燿卦气过慝黄骍浑噩举白橛饰吭唧倈儿兰锜拉朽冷兵器平壤潜住清官难断家务事穷服三十六郡山隐身历其境十年浩劫室事诗妖霜彩双饮虽死犹生踏莎頽阳兔子尾巴长不了未入流维也纳五官瑕咎襐饰笑讪小司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