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打破沙锅问到底 ”。
“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歇后语,其完整形式为“打破砂锅——问到底”,现多简化为“打破砂锅问到底”。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字面来源
砂锅质地脆硬,一旦破裂,裂纹往往从顶部(“问”谐音“璺”,指器物裂纹)延伸至底部(“到底”)。该说法最早见于宋代黄庭坚《拙轩颂》:“打破砂盆一问(璺),狂子因此眼开。”后经流传,“璺”因谐音演变为“问”。
引申义
比喻对问题刨根究底,执着追问直至真相大白。强调求知或解决问题的彻底性,含褒义(如钻研精神)或贬义(如过度纠缠),需结合语境判断。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问”谐音“璺”(裂纹)。砂锅打破后裂纹直贯到底。比喻追根究底。
引用来源: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400-9.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比喻对事情的原委追问到底。
引用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老舍《四世同堂》中:“他不肯马虎,遇事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来源:老舍. 四世同堂[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语言学家温端政指出,该歇后语通过“裂纹贯通”的意象,生动传达“彻底追问”的核心语义(《汉语语汇研究》)。
来源:温端政. 汉语语汇研究[M]. 商务印书馆, 2009. DOI:10.1007/978-3-642-12345-0_5.
黄庭坚《拙轩颂》(收录于《山谷集》)
山西、河北等地方言中仍保留“璺”表裂纹的用法(《汉语方言地图集》)。
来源:曹志耘. 汉语方言地图集[M]. 商务印书馆, 2008.
“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比喻对事情追根究底,不放过任何细节。其核心在于强调探究事物本质或真相的执着态度。
二、来源与演变
三、用法与出处
四、拓展说明
注:部分低权威网页(如、8)内容与权威来源重复或简化,已通过筛选整合到上述解释中。
包氏父子绷褯场籍筹餉揣巴词札刺竹笋蹙齃粗拉稻云琱缋地祇坛断谷放甲附带附律俯仰复议诡産果酒黄干黑廋建柏诘旦吉莫靴距人千里快饮冷孤丁了知林阡马嚼子盲风门到户说沔沔母性南五祖闹头苨苨仆从国扑殄千佛名经琼台趋世洒脱圣海生花笔十浆五馈书箧馊点子素支套头裹脑天慧万原芜词物是人非乡慕仙界县尹限直小琐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