禘乐的意思、禘乐的详细解释
禘乐的解释
禘祭时所用的音乐。《左传·襄公十年》:“ 鲁 有禘乐,宾祭用之。” 杜预 注:“禘,三年大祭,则作四代之乐。别祭羣公,则用诸侯乐。” 孔颖达 疏:“禘是礼之大者,羣公不得与同。而於宾得同禘者,敬邻国之宾,故得用大祭之乐也。”
词语分解
- 禘的解释 禘 ì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始祖庙里对祖先的一种盛大祭祀:“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古代宗庙四季祭祀之一。 细察:“观者禘心。” 笔画数:; 部首:礻; 笔顺编号:
- 乐的解释 乐 (樂) è 欢喜,快活: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乐。 对某事甘心情愿:乐此不
网络扩展解释
“禘乐”指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禘祭时使用的特定音乐,是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与用途
- 基本定义:禘乐是禘祭专用的礼乐,根据祭祀规模不同,其规格有所区别。例如,鲁国的禘祭使用“四代之乐”(即虞、夏、商、周的古乐),而一般诸侯祭祀则用较低规格的乐曲(、)。
- 使用场景:主要用于祭祀始祖或天地,如《左传》记载,鲁国在宾祭(接待贵宾的祭祀)中也借用禘乐以示尊重()。
2.相关背景:禘祭的分类
禘祭是古代重大祭祀之一,分为三类():
- 大禘:祭天,属最高规格的郊祭。
- 殷禘:宗庙五年一次的大祭。
- 时禘:夏季举行的宗庙四时祭之一。
禘乐在不同类型的禘祭中可能有调整,但核心功能是营造庄重氛围,体现对祖先或天地的敬畏。
3.文化内涵
- 象征意义:禘乐不仅是音乐,更是礼制的一部分,通过“审谛祖先功德”(即细察祖先德行的优劣)强化统治合法性(、)。
- 文献记载:《说苑》提到“禘者,谛也”,强调祭祀时需通过音乐与仪式达到精神层面的沟通(、)。
禘乐是古代礼乐制度的重要载体,其使用严格遵循等级与场合,兼具宗教性与政治性。如需更完整的文献记载,可参考《左传·襄公十年》及《说苑》相关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禘乐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其意思是祭拜神灵的仪式和乐器音乐。
拆分部首和笔画:
禘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为示字旁,右边为士字旁。禸为示字旁,表示身体的行走;土表示土地、祭祀。禘一共有8个笔画。
来源:
禘乐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洪范》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皇帝进行祭祀活动时使用的正式名称。
繁体:
禘乐在繁体字中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禘字在古代的写法略有不同,主要是在部首的形状上有所变化。示字旁的“禸”在古代写法中更像是一个卧着的人的形象。
例句:
1. 皇帝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禘乐仪式。
2. 祭祀祖先时,我们会演奏禘乐。
组词:
禘仪、禘祀、乐器、音乐、仪式
近义词:
祭祀、祭祭、礼仪
反义词:
喜庆、欢乐、娱乐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