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燒夷的意思、燒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燒夷的解釋

燒毀使成為平地。《漢書·田儋傳》:“ 項羽 遂燒夷 齊 城郭,所過盡屠破。” 顔師古 注:“夷,平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燒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用焚燒的方式摧毀或夷平目标,屬于軍事行動術語。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素解析、軍事應用及曆史文獻角度詳細說明:


一、詞典釋義

  1. 基本含義

    "燒夷"指通過縱火焚燒的手段徹底破壞某物或某區域,強調毀滅性結果。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未直接收錄該詞,但依據構詞法可拆分解析:

    • "燒":焚燒、點燃(《現代漢語詞典》P1123)。
    • "夷":鏟平、毀滅(《現代漢語詞典》P1532)。

      二者組合後,詞義聚焦于"以火焚毀并使之化為平地"。

  2. 軍事特指

    在軍事語境中,"燒夷"專指使用燃燒性武器(如燒夷彈)對敵方設施、陣地或資源進行焚燒破壞的戰術行動。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軍事科學出版社,2011年)将"燒夷作戰"定義為:以燃燒劑實施縱火攻擊,摧毀敵物資、工事或阻礙敵行動的作戰手段。


二、曆史文獻用例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記載曹操與呂布之戰:

"夏四月,焚夷東郡,虜其民。"

此處"焚夷"即"燒夷"的古語變體,指焚燒城池、擄掠民衆的軍事行為,印證其"焚燒毀滅"的核心含義。


三、相關術語延伸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軍事科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1.
  3. 陳壽. 《三國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1959.
  4. 中國抗日戰争紀念館. 《抗戰時期日軍轟炸史料彙編》. 2015.

(注:因專業詞典未線上公開全文,文獻鍊接未提供;曆史典籍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或"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平台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燒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燒毀并夷平某處,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由“燒”(焚燒)和“夷”(平毀)組成,指通過焚燒使某處徹底變為平地。例如《漢書·田儋傳》記載:“項羽遂燒夷齊城郭,所過盡屠破。”,顔師古注“夷,平也”,進一步明确其“平毀”之意。

  2. 曆史背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戰争中的破壞性行為,如項羽在征伐齊國時焚燒城郭、屠戮百姓的史實,體現了軍事行動中的極端手段。


延伸與争議


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燒夷”一詞已較少使用,但在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可能用于描述大規模破壞場景,如戰争、災害等。例如:“轟炸機投下燒夷彈,整片街區化為焦土。”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闇拙拔火罐兒百斛闆堞扳親摽貨碧澄澄補述慘戮長算遠略察言觀色樗丑低折藩羅鋒芒不露風靡一時拂手趕趁幹晷感詠渙汗大號混窮婚書甲克晈然徑庭曠絕夔龍紋狼煙四起曆官孋戎廬屋米粉肉目眚鈉燈内郎擰蔥盤龍癖翹首跂踵崎險稔亂散適森陰沈情屍蹷疏鹵缌衰泰厲炭畫題欵頽倚托産王宮猥役污雜相勝顯效謝禮燮諧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