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烧指。*********自6*烧其手,以示忓罪献身。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弟子居士 徐普拔 潘普成 等九人,求输己命,愿代宗师。其中或馘耳而刊鼻,或焚臂而烧手。”
(2).棘手,难以处理。《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况且他自幼儿就自己为难惯了自己的了……因此一进 安 家门,便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烧手的大难题目。”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烧手汉语 快速查询。
“烧手”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形容事物或情况危险、棘手
指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或容易引发麻烦的事物,强调处理时的难度和风险。例如形容复杂的工作任务或关键决策。
比喻义
源自“手被火烧”的直观感受,引申为对棘手问题的形象化描述。例如:
“这个项目涉及多方利益,处理起来真是烧手。”
佛教背景
早期指佛教徒通过自烧手指或手臂的方式表达忏悔或献身精神(见于《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等文献)。
例句:
“或焚臂而烧手,以示虔心。”
特殊场景用法
在钓鱼术语中,指鱼线勒入手指造成的疼痛(较少见)。
“烧手”的核心含义是“危险或棘手”,日常使用以比喻义为主,其他含义多出现在特定语境(如宗教、古籍)。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佛教文献。
《烧手》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意为进行一项活动或工作时,手感觉烧灼般疼痛。类似于现代口语中的“手烫”或“手热”。
《烧手》这个词由火(huǒ)和手(shǒu)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8个笔画。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农政全书·品田稻畔》一书中:“刈麦须新刀,割稻要烧手”。该句意为收割麦子需要新的利刃,割稻需要手感受到火一样的热度。从此,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繁体中文中,《烧手》可以写作「燒手」。
古时汉字写法中,《烧手》可以写作「燒手」。
1. 小明在厨房里帮忙烧菜时,不小心碰到了炉子,手烧得很疼。
2. 在搬运熨斗时,小玲不小心触到了烫热的底部,瞬间就烧手了。
1. 烧火:点燃火源或炉火,使其燃烧。
2. 烧水:将水加热到沸点。
3. 烧饭:烹饪米饭的过程。
4. 烧纸:用火焚烧纸张。
5. 烧烤:用火烘烤食物。
1. 烫手:手感受到烫伤般的疼痛。
2. 灼手:手感到刺痛,如被火焰或高温烫伤。
手凉:手感觉凉爽,无疼痛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