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思而行的意思、三思而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思而行的解释

[think thrice before you act] 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言行事慎重

详细解释

反复思考,然后行动。语出《论语·公冶长》。 宋 辛弃疾 《哨遍》词:“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你也合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许杰 《邻居》三:“﹝ 小文嫂 ﹞心里又有些懊悔自己做事太卤莽,不能三思而行。”参见“ 三思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思而行是一个常用汉语成语,强调行动前的审慎态度,其核心含义为:经过反复、周密的思考后再采取行动。以下从词典释义、出处典故及用法角度详细解析:


一、字面与引申义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反复考虑后再做。强调行事谨慎。”

  2. 《汉语大词典》:

    “再三思考,然后行动。语出《论语》。”

  3. 《辞海》(第七版):

    “形容处事慎重,经过反复考虑才付诸实践。”


三、典故出处与演变


四、用法与示例


五、近义与反义对照

近义成语 反义成语
深思熟虑、谨小慎微 贸然行事、草率从事
谋定后动、稳扎稳打 轻率冒进、意气用事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夏征农, 陈至立.《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4. 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2017.
  5. 王廷陈.《矫志篇》//《明诗别裁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网络扩展解释

“三思而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反复思考后再行动”,强调做事前应谨慎考虑,避免鲁莽。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核心含义
    指在采取行动前要多次思考、权衡利弊,确保决策的合理性。这里的“三”并非确指三次,而是虚数,表示多次、反复的思考过程。

  2. 出处与典故
    源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认为,季文子(鲁国大夫)做事前思考多次,但实际思考两次即可,暗示过度犹豫可能错失良机。

  3. 现代应用场景

    • 决策场景:如投资、职业选择等重大决定前需全面评估风险与收益。
    • 日常提醒:劝诫他人避免冲动行为,例如处理人际关系冲突或签署重要协议时。
    • 管理领域:企业管理中强调战略规划需审慎,但也要避免因过度分析而拖延执行。
  4. 辩证理解
    成语虽倡导谨慎,但需注意平衡。孔子“再,斯可矣”的观点提示: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需果断行动,防止陷入“思而不行”的困境。

总结来说,“三思而行”是理性决策的智慧,既反对草率冒进,也警惕优柔寡断,倡导“思行合一”的处世哲学。

别人正在浏览...

半生暴乐才韵惭栗参事茶铛崇文观楚糟泚笔打唤冬隙斗绝反暴发塔扶挮膏土梗断工期刮目相见横眉竪目红高粱红袖黄德黄煞煞脚气击髀戟刺接援汲古阁本酒皶鼻窥边栗栗令君香铃索免役钱苗稼米南宫末迹甯戚歌盘担庞厘叛亡平步青霄铺兵千古不磨情慉清雅穷寇勿迫却行肉冠沙路身名俱泰死期诵美提拨同号惟屏温绎先意希旨西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