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禁备的意思、禁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禁备的解释

犹戒备。《汉书·丙吉传》:“民鬭相杀伤, 长安 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 汉 班固 《白6*虎通·姓名》:“告於四境者,所以遏絶萌芽,禁备未然。”《后汉书·百官志五》:“边县有障塞尉……掌禁备 羌夷 犯塞。”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禁备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禁备是古汉语复合词,由“禁”与“备”两个语素构成,核心含义为戒备、防范,强调通过禁止性措施实现严密防备。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

    “禁”指制止、约束(如《说文解字》:“禁,吉凶之忌也”),引申为禁令;“备”指防备、周全(如《说文解字》:“备,慎也”)。二者结合后,词义侧重通过禁令与措施进行严密防范,常见于描述军事防御或治安管理。

    例证:《左传·襄公九年》“禁备盗贼”,指设置禁令以戒备盗贼活动。

  2. 语境延伸

    在古籍中多用于描述对突发威胁的预防,如防备敌军袭击、盗匪侵扰等,隐含主动设防、消除隐患的意图。例如《后汉书》中“严设禁备”指加强警戒部署。

二、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释义

    明确收录“禁备”词条,释为“戒备,防备”(第7卷第1289页),印证其作为正式古汉语词汇的地位。

  2. 古籍用例

    • 《春秋左传正义》:“禁备未然之事”,强调防患于未然。
    •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禁备者,禁之使备也”,点明“禁”与“备”的动宾关系。

三、现代应用提示

该词属文言遗存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被“戒备”“防范”等替代,仅见于研究文献或特定成语(如“森严禁备”)。其结构反映了古汉语单音节语素复合构词的典型特征,是词汇史研究的重要样本。


参考资料

  1. 中华经典古籍库《左传·襄公九年》
  2.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3. 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网络扩展解释

“禁备”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警戒、防备,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用例

  1. 《汉书·丙吉传》
    “民鬭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
    →解析:此处指官吏需戒备并制止民间斗殴,及时追捕肇事者。

  2. 《白虎通·姓名》
    “告於四境者,所以遏绝萌芽,禁备未然。”
    →解析:强调通过通告四方来消除隐患,提前防备未发生之事。

  3. 《后汉书·百官志五》
    “边县有障塞尉……掌禁备羌夷犯塞。”
    →解析:描述边疆官员职责为警戒、防御外族侵扰。


三、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禁备”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历史语境。其近义词可参考“戒备”“警戒”,反义词则为“松懈”“放任”。


四、总结

“禁备”体现了古代社会治理中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尤其在治安维护、边疆防御等领域。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汉书》《后汉书》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拔地摇山败局变节赑怒拆字令陈结臣役榱桷打逗倒数方程德业低勉逗点烦苦泛卮奉商府廨宫丁共话构衅乖疎官槽黑姓褐宽博皇曾祖画月护跸祸源贾诚将近谏谕勦捕燋铄基级惊靡集体户讥谑看棚朗爽猎较橉木昧机麪环民纲目不忍睹平定七重围子沙柑声吞气忍折乌巾折易识器诗意绥和铁壁铜山物品舞象乡礼笑林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