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邦的意思、三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邦的解释

(1).三国。指 三苗 。《书·禹贡》:“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惟箘、簵、楛,三邦厎贡厥名。” 孔 传:“三物皆出 云梦 之泽,近泽三国常致贡之。”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荆州三邦》:“三邦即 三苗 也…… 荆州 之苗,在 唐虞 时三种最著,为三邦也。”

(2).指 云梦 附近地域,为今 长江 中游一带。 金 赵秉文 《谒北岳》诗:“九庙龙盘接,三邦蛇势吞。”参见“ 三苗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邦是古代中国的地理概念,特指周代三个重要的诸侯国或区域,常见于先秦典籍。其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指周代分封的三个核心诸侯国

《尚书·禹贡》记载禹划分九州时提到:“三邦厎(zhǐ)绩,厥(jué)贡漆丝”,此处“三邦”指周王朝直接管辖的核心区域,即:

  1. 周邦:周王室直辖地(今陕西关中地区)
  2. 鲁邦: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
  3. 卫邦:周公弟康叔的封国(今河南淇县周边)

    这三个封国承担向周天子进贡漆、丝等特产的职责,象征中央政权对关键地区的控制。

二、泛指周代中原核心区域

在《诗经·小雅》等文献中,“三邦”引申为周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带,与边陲“四夷”相对。例如《诗经·采芑(qǐ)》:“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执讯获丑,戎车啴啴(tān)……显允方叔,征伐玁狁(xiǎn yǔn),蛮荆来威”,此处“大邦”即暗含“三邦”所代表的中原势力,强调对南方荆楚的军事威慑。


补充说明

“三邦”的具体所指因文献差异略有不同。东汉经学家郑玄在《毛诗笺》中认为其代表雍州(周)、兖州(卫)、徐州(鲁),体现以地理单元划分的政治结构。这一概念反映了周代“畿服制度”中“邦内”与“邦外”的层级关系,是理解先秦政治地理的重要术语。

参考资料:

  1. 《尚书·禹贡》解读(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诗经集注》对“三邦”的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3. 郑玄《毛诗笺》辑本(国家图书馆藏清刻本影印)

网络扩展解释

“三邦”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文献和语境:

一、基本含义

  1. 指三个国家或势力的联盟
    源自古代政治概念,表示三个国家(或势力)联合对外抵御敌人,常用于形容团结协作的局势。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楚汉战争时期,项羽与刘邦通过象征性举动(如鼎的展示与破坏)隐喻联盟的形成与统一。

  2. 地理指向
    指代古代云梦泽附近地域(今长江中游一带),与三苗部落相关。如《尚书·禹贡》记载荆州地区的“三邦”曾向中央进贡特产,孔传注解中明确其地理范围。


二、延伸解析


三、发音与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例,可参考《尚书·禹贡》《史记》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绑腿背行避闪藏蓄憯尽嘲戏撤动仇繇东望西观断方独卧番教府界謌謡弓弧贵本国喜谷田海魂衫酣欢黑办画稿缓款混斗活把戏井鱼禁声巨千两限房炼形灵阃临事里室柳眉星眼龙辕绿篱马币漫藏诲盗内隶牛骥同皂牛鸣辟差浅夫墙衣绮寮器盈山乡山赀说家檀点煻煨萎靡文鲂罋牖武曲星雾雪鰕槎下脚货详详细细鲜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