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应报之速如回声。 唐 韩愈 《荐士》诗:“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谓宜言发即响报,岂知神不听我语。”
“响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应报之速如回声,强调回应或消息传递的迅速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面解析
由“响”(回声)和“报”(回应、答复)组成,字面可理解为“像回声一样快速回应”。
引申含义
形容消息传递或事件反馈的迅捷性,常用于文学或正式语境中,例如“捷疾逾响报”(韩愈诗句)。
文学引用
现代用法
多用于强调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如新闻媒体、通信工具等场景。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用法分析,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响报》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回响的声音或声音传达出去。
《响报》的部首是口字旁,拆分成2个笔画。
《响报》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意为传达皇帝的命令或消息。
《响报》的繁体字为「響報」。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差异,古代写法为「曵」,表示传递声音。
1. 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响报着。
2. 信使响报了皇帝的圣旨。
1. 响亮:指声音大、清晰。
2. 报纸:指记录新闻、信息的印刷品。
回响、传达、通知
沉默、无声、隐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