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冒崄的意思、冒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冒崄的解释

不顾险阻。《南史·孝义传上·庾道愍》:“至南而去 交州 尚远,乃自负担冒嶮,仅得自达。” 宋 苏轼 《入峡》诗:“伐薪常冒嶮,得米不盈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冒崄”是“冒险”的异体写法,属于古汉语用词。根据汉语词典释义,该词由“冒”和“崄”两个语素构成:“冒”表示不顾危险,“崄”同“险”字,指危险境地。二者组合后,其核心含义为“不顾危险从事某种活动”,强调行为中蕴含的风险性。

从词源考据看,“崄”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属形声字“从阜,僉声”,本义为“地势不平易”。《后汉书·张衡传》中“遇九皋之介崄兮”即用此义。在《汉语大词典》中,“冒崄”被标注为“冒险”的古体,例句引《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杜预注:“皆恃险故。”

现代汉语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归入“险”字条目,释义为“不顾危险进行某种活动”。该词常见于古代典籍,如宋代朱熹《答吕伯恭书》有“冒崄远役”的表述,明代《醒世恒言》第三卷亦载:“若教侍婢冒崄送信,恐事露招灾。”

近义词辨析方面,“冒险”侧重主动涉险,“冒进”强调鲁莽激进,“犯难”多指面对困难。该词语法功能完整,可作谓语(如“冒崄出征”)、定语(如“冒崄之举”),在《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被归为行为动词,常与“履危”“蹈刃”等词构成并列结构。

网络扩展解释

“冒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ào xiǎn,其核心含义为“不顾险阻”,与“冒险”一词同义。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冒(mào)

    • 本义指“向外透或往上升”(如冒烟、冒汗),但在此语境中取“不顾危险” 的引申义,例如“冒雨”“冒死”。
    • 古义中“冒”也通“帽”,但现代多用于表达“顶着恶劣环境行动”或“鲁莽行事”等含义。
  2. 崄(xiǎn)

    • 通“险”,指危险、险阻,如“崎岖崄道”。此处强调环境或行动中的艰难与风险。

二、词义与用法


三、相关延伸

若需进一步了解“冒”的其他用法(如冒充、冒名顶替等),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悲忻不必要不轨长桥颤凛姹女车隣尘沙穿杨贯虱畜发鉏畲存泊灯人儿陡搜独揽墩官发报机烦敛飞文俸银伏俟城告谴割势共轭复数古今谭概宏恉花押籍地金旛禁署及期狙谲举要开业科案空乘老叔乐忧良算浏如龙文剑露天采矿尨降囊萤映雪迫人前岁轻可青门桥权诈曲不离口曲迂人豪劭令蓍蔡石首城酸哽沓墨绦褐天遂人愿五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