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入梓的意思、入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入梓的解释

谓刻印书籍。梓,刻板。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此事 洪公 常入梓以示人。” 明 刘基 《<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先生之著述多至百餘卷,虽入梓者已久,其门人 刘刚 復请 基 擷其精深,别成一编,庶几便於诵习。”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读书题识》:“ 具区 先生,校刊监本诸史,卷后亦然,竟以入梓。”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入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刻印书籍。其中“梓”指古代用于雕刻文字的木版,后引申为印刷的刻板。


二、词源与演变

该词源自古代书法传统。古人学习书法时需反复临摹名家作品,当作品达到一定水准被编入传世典籍时,便称为“入梓”。随着印刷术发展,词义逐渐演变为将文字刻版印刷成书,强调作品的正式刊行。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创作:形容著作经过编纂、校订后正式出版。例如明代刘基在《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中提到“入梓者已久”,即指文集已刊印成书。
  2. 文化传承:如宋代周密《齐东野语》记载“洪公常入梓以示人”,表明通过刻印书籍传播思想。

四、古籍引证


“入梓”从书法术语发展为出版术语,既承载了古代文化中对文字传承的重视,也反映了印刷技术对知识传播的推动作用。如今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描述典籍刊行的过程。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入梓

入梓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指一个人首次发表作品或者立下汗马功劳,被人物史册正式记载。其中,“入”意为加入、进入,“梓”本意为乌木,也指代书籍。因此,整个词语入梓寓意为把作品加入书籍,或者将个人的事迹立下不朽的汗马功劳。

入梓的部首是“入”和“木”,共有8画。部首“入”是意指进入,也可以代表进入书籍,参与编纂。部首“木”代表梓木,即乌木,形状呈长方形,上方有两个点。组合在一起,这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将作品加入书籍的形态。

《说文解字》是《入梓》一词的来源。早在《汉书》、《史记》等古书中,就用“入梓”一词来形容学者的文章首次编入文集之中,使之正式成为文献,得以流传后世。

在繁体中,入梓的写法与简体相同,没有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因此,入梓在古时的写法可能与今天有一些差别,比如在“梓”字中,正楷写法是“木”+“子”,但在古代写法中可能会稍有变化。

一些关于入梓的例句如下:

例句1:他的首部小说《野火烧不尽》终于入梓,成为当时文坛的一颗新星。

例句2: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他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努力,终于入梓了。

一些和“入梓”相关的组词有:入门、入侵、入驻、入社、入境等。近义词有:出版、发表、刊登、立传等。而反义词可以是未能入梓、无功而返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