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语出《易·未济》:“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后以“濡首”谓沉湎于酒而有失本性常态之意。 汉 王粲 《酒赋》:“昔在 公旦 ,极兹话言,濡首屡舞,谈易作难。”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诗:“琉璃惊太白,钟乳讶微青。詎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 明 郑若庸 《玉玦记·阴判》:“达人厉志岂刻舟,狂夫任性终濡首。”
(2).埋头;专心致志。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虚引之性,彰於立德。轨世之表,闻於童真。廉俗之风移,则感时之训兴。故云濡首又以法王子为名焉。” 赖家度 李光璧 《于谦和北京·于谦的家世和成年》:“这时 于谦 潜心求学,努力读书,‘濡首下帷,足不越户’。”
“濡首”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层含义,其解释及来源如下:
来源
该义项源自《周易·未济》卦的上九爻辞:“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辞进一步解释:“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意为饮酒过度导致头部被酒沾湿,比喻因放纵而失去节制。
文学引用
引申含义
由“埋头”的动作引申为全身心投入某事的状态,如南朝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中“濡首”形容潜心修行的专注。
语境示例
明代郑若庸《玉玦记·阴判》用“狂夫任性终濡首”表达对沉迷不悟者的批判。
建议结合《周易》原文及历代诗文,进一步体会其语境差异。
《濡首》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洗头”。它的拼音为rú shǒu,并由“氵”和“需”组成。
《濡首》是一个古代汉字,来源于古代汉语。在现代汉字中,这个词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因此没有繁体字形。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根据历史记录,古代汉字在结构和形态上与现代略有变化。然而,由于《濡首》这个词在古代并不常用,所以我们无法得知其具体古代汉字写法。
1. 她每天早上起床之后都会濡首洗面,保持头发的洁净。
2. 母亲温柔地为孩子濡首洗发,给他带来舒适与放松。
组词:洗发濡身、洗发涤忧。
近义词:洗头、洗发。
反义词:不梳洗、不洗头。
八科包拢宝藏标白卜问不长心尘缁垂亡电子游戏鼎湖龙去断口谔谔繁晦矾楼風蝕服制陔兆赶走宫使瓜润诡策姑洗韩掾弘长红骐驎后厅艰苦奋鬬跏子卷耳聚散廉鲠廉武历理灵粹眉梢民产墨勅陪拜牵肠挂肚切惟栖亩如下少艾审断深暝书迂书佐随感调风贴怪铁桶统纪屯险托迹瓦解望文生训万寿山嗡鼻无外瞎来来髇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