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十二律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姑洗。”《史记·律书》:“三月也,律中姑洗。”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南吕为羽,姑洗为角。”参见“ 十二律 ”。
(2).指农历三月。 汉 班固 《白6*虎通·五行》:“三月谓之姑洗何?姑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皆去故就其新,莫不鲜明也。” 唐 杜审 言《南海乱石山作》诗:“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3).钟名。《左传·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大吕” 唐 孔颖达 疏:“ 周 铸无射, 鲁 铸林鐘,皆以律名名鐘。知此大吕、姑洗,皆鐘名也。其声与此律相应,故以律名焉。”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姑洗汉语 快速查询。
“姑洗”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涉及音律、历法和器物命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姑洗是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第五律,属于阳律(六律之一)。十二律是古代用三分损益法划分音阶的体系,用于规范乐器的音高标准。例如,《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乃奏姑洗”,说明其在礼乐中的实际应用。
汉代班固在《白虎通·五行》中解释:“姑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皆去故就其新”,因此“姑洗”被用来代指农历三月,象征万物焕新。唐代杜审言的诗句“今来姑洗至”也印证了这一用法。
古代曾有以“姑洗”命名的钟,可能与音律相关,但具体记载较少,仅在部分文献中提及(如《周礼》等)。
姑洗的核心含义围绕音律展开,延伸至历法和器物命名,体现了古代文化中音律与自然、生活的紧密关联。若需进一步了解十二律体系或具体文献例证,可参考《周礼》《史记》等典籍。
姑洗(gū xǐ)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构成。
这个词的部首分别是女(nǚ)和氵(水 部首,读作shuǐ)。女部表示与女性有关,氵部表示与水有关,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涉及女性的动作或行为。
姑洗这个词来源于《史记·貨殖列傳》,原本意思是指女子清洗、洗澡的动作。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表示女人洗澡的行为、地方或设施。
在繁体字中,姑洗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
古代汉字写法中,姑洗的写法则稍有不同。姑洗的古代汉字写法为「婀娜」。这种写法更多地强调了女性的柔美、婀娜多姿。
以下是关于姑洗的几个例句:
1. 她每天晚上都会来姑洗,保持肌肤水嫩。
2. 这个姑洗的地方很宽敞,洗澡非常舒适。
在组词中,姑洗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例如:
1. 姑洗室:女子洗澡的地方。
2. 姑洗用品:专门为女性使用的洗浴用品。
几个近义词或相关词语包括:
1. 沐浴:泛指洗澡、洗浴。
2. 洗澡:清洗身体,特指使用水进行清洗。
3. 清洁:保持干净,指清洗或擦拭。
几个反义词或对立词语包括:
1. 丑陋:形容不美丽、不好看。
2. 脏乱:形容不干净、不整洁。
总之,姑洗是一个表示女性洗澡的词语,部首分别是女和水。它的写法现代和繁体字基本相同,而古代汉字写法为「婀娜」。在组词中,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它的近义词包括沐浴、洗澡和清洁,反义词则包括丑陋和脏乱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