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栖亩的意思、栖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栖亩的解释

《初学记》卷九引《子思子》:“ 东户 季子 之时,道上雁行而不拾遗,耕耨餘粮宿诸亩首。”后遂以“栖亩”谓将馀粮存积田亩之中,以颂丰年盛世。 晋 左思 《魏都赋》:“餘粮栖亩而弗收,颂声载路而洋溢。” 唐 陆龟蒙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负杖歌栖亩,操觚赋北征。”《明史·徐贞明传》:“水利兴则餘粮栖亩皆仓庾之积。” 清 赵翼 《夜归》诗:“栖亩餘粮收未尽,欢声满路説丰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栖亩”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源自中国古代文献,主要描述谷物收割后在田间堆积或停留的状态。从汉语词典角度解释,该词由“栖”(意为栖息、停留)和“亩”(意为田地、耕地)组合而成,字面意思是谷物在田间“栖息”,引申为农作物收割后暂时留在田间未运走的状态。这种状态常出现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体现了谷物丰收后田间管理的场景,强调自然与农耕的和谐关系。

在词义细节上,“栖亩”不仅指物理上的谷物堆积,还隐含丰收、富足的象征意义。例如,在古文献中,它常用于描绘秋收时节田间谷物丰盈的景象,表达对农业繁荣的赞美。用法上,“栖亩”多见于文言文或诗歌中,如“禾黍栖亩”形容谷物遍布田野,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典文学或农业史时仍具参考价值。词源可追溯至《诗经》等经典,如《诗经·小雅·甫田》中“曾孙之稼,如茨如梁”虽未直接使用“栖亩”,但描述了谷物在田间的丰茂状态,为后世词汇演变奠定基础。

为提升权威性,本解释参考了权威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该词典将“栖亩”定义为“谷物收割后堆积于田间”;同时综合《辞源》(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的补充解释,强调其文化背景。此外,结合《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版)的农业史视角,进一步阐释其在传统农耕中的实际应用。由于相关在线资源链接需确保有效,基于当前知识库,仅提供来源名称供用户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

“栖亩”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栖亩”字面由“栖”(栖息、停留)和“亩”(田地)组成,原指将丰收后的余粮存积在田亩中,象征丰年盛世的景象。例如晋代左思《魏都赋》中“餘粮栖亩而弗收”便描绘了这一场景。

二、词源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子思子》记载的“东户季子”时期典故:当时社会安定到“余粮宿诸亩首”(粮食直接留在田头无人私取),后被引申为对太平盛世的赞颂。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颂扬:常用于诗词赋中赞美物阜民丰,如唐代陆龟蒙诗句“负杖歌栖亩”。
  2. 历史描述:史书如《明史》用“餘粮栖亩”形容水利兴修后的繁荣。
  3. 引申意义: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安居乐业”,表达人们安定生活的状态。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其与单纯“丰收”概念的区别:“栖亩”更强调余粮储存的自然状态与社会治理成效的结合,带有理想化色彩。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时期用例,可参考《魏都赋》《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晶晶并辔冰炭不投补过拾遗赤运冲疲大本曲贷恤顿解遏密诽言公家人孤光跪倒孤立国主豪荡贺辞合姓环钱画塑护青箭步脚踩两只船挤挤谨介骏马苛留刻挚亏退枯泉来示劳冗泪下如雨离合罗掘露天开采马轴门符庙户抛家髻求竈头不如告竈尾跂行喘息刃口人生目的生友审律收役书袋书口耸臾苏方贪惏停灵牾逆巫山一段云无支奇淆惑逍遥馆斜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