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纲纪。《史记·太史公自序》:“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於后世。”《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圣主明於任贤,略举黜陟之体,以委达官之长,而总其统纪,故能否可得而知也。” 宋 司马光 《务实》:“统纪不明,名器紊乱,而彫繢文物,修饰容貌,其於礼也,不亦远乎?”
(2).头绪;条理。 南朝 齐 褚澄 《褚氏遗书·本气》:“医方証候,统纪浩繁,详其本源,疾积虚耳。”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三》:“ 竹谿 此作,序次有统纪,有枢纽,布置有间架,清润洁整,自是作手。”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是非淆於脣吻,用舍决於爱憎,政多纷更,事无统纪。” 章炳麟 《与人论国学书》:“若读书博杂,素无统纪,则二书适为增病之阶。”
(3).统率;总括。 唐 韩愈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然而不烦於绳削而自合也。” 宋 苏洵 《权书下·孙武》:“ 吴起 之言兵也,轻法制,草略无所统纪,不若 武 之书,词约而意尽。”
“统纪”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涵盖以下三方面:
纲纪
指法度、准则或治理的规范。
头绪;条理
表示事物的脉络或逻辑性。
统率;总括
强调统领、总合的功能。
以上释义综合了古籍用例,可结合具体语境选择适用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统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包括了“统”和“纪”两个部分。下面将详细讨论每个部分的意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该词可能存在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1. 统:统一、管理、控制。
2. 纪:记载、记录。
1. 统:由“丨”(竖折字符)和“王”(王字的上部分)两个部首组成,共有9画。
2. 纪:由“纟”(纟字的左边一部分)和“己”(己字的上部分)两个部首组成,共有7画。
《统纪》一词的来源可能是古代中国文献中的记载,具体信息需要进一步研究。
《统纪》的繁体形式为「統紀」。
在古代汉字中,可能存在与现代不同的写法。具体古时候的写法需要参考古籍、碑刻等文献来进行研究。
1. 这个机构有很好的统纪能力,能够高效地管理和协调各项工作。
2.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统纪机制,以确保组织内部的秩序和纪律。
可能存在与《统纪》相关的组词如:统一、统计、纪录、纪律等。
近义词:统一、协调、管理、纪律。
反义词:混乱、无序、失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