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闰位的意思、闰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闰位的解释

非正统的帝位。 唐 刘知几 《史通·列传》:“如 项羽 者,事起 秦 餘,身终 汉 始。殊 夏氏 之 后羿 ,似 黄帝 之 蚩尤 。譬诸闰位,容可列纪。” 明 张煌言 《答赵廷臣》诗之一:“敢是天方崇闰位,黄云白草未曾春。” 柳亚子 《阴霾》诗:“ 尧 天 舜 日匆匆尽,已是 穷 新 闰位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闰位

“闰位”是汉语中的历史政治术语,特指非正统的帝位或政权,源于天文历法概念“闰月”(为协调历法与季节偏差而增设的月份),引申为“非正统的附加之位”。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


一、词源与概念溯源

“闰”本义为历法中的闰月(如闰年、闰月),《说文解字》释“闰,余分之月,五岁再闰”。古代以“正闰”喻政权正统性,“闰位”即类比历法中“非正轨的月份”,指未被后世史家承认为正统的帝王之位。例如:

《汉书·王莽传》:“(王莽)窃位闰统,伪改制度。”

此处“闰统”与“闰位”同义,指王莽政权非正统。


二、历史用例与语境

  1. 分裂时期的政权标签

    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分裂时代,史家常以“闰位”指代短命或地域性政权。如后梁、后唐等五代政权被《新五代史》称为“僭伪闰位”。

  2. 正统性评判标准

    儒家史观强调“天命所归”,若政权未满足“大一统”“承前朝法统”等条件,即被归为闰位。南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汉为正统,曹魏为闰位,体现道德化史观。


三、现代释义与学术延伸

权威辞书进一步明确其引申义: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班固《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欧阳修《新五代史·职方考》,中华书局。
  4.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凡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6.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7.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由于未搜索到与“闰位”直接相关的信息,且该词在常规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1. 词义误解或拼写错误
    若您指的是传统历法中的概念,可能与“闰月”相关。闰月是阴阳历中为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差异而增设的月份,例如中国农历通过“无中气之月置闰”规则安排闰月(如2023年闰二月)。

  2. 特定领域术语
    若涉及数学、天文或历史文献,可能为某一学科的专业词汇,需结合具体上下文进一步分析。

  3. 方言或生僻用法
    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特殊用法,但缺乏广泛认可的定义。

建议您检查用词准确性或补充更多背景信息,以便提供更精准的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半拆陂湖禀量吃斋俦比串连出彩倒[立]像钓轮方床分餐蜉蝣撼大树贯斗双龙光落落函授大学怀沙户限讲物交臂历指娇寒积步禁不得晶灵祲兆计文疽疮枯鱼泣羸豕恋着辽濡露餐风宿盲云满考旄丘骂山骂海谬彰牧猪奴脑袋瓜牛识字怒喝偏褊品头论足繦杖青词擒生穷原球琳驱拂神保升堂拜母升越是用説真的索妇听错退槽脱卸外任瓦匠纤刀笑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