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已达到考查官吏政绩的一定期限。 明 文徵明 《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刑部尚书刘公行状》:“ 正德 丁卯再满考,进阶中议大夫,勋赞治尹。”
“满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区别,但主要与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古代官吏政绩考核达到规定期限。
该词源自明代文献,如文徵明《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刑部尚书刘公行状》中记载:“正德丁卯再满考,进阶中议大夫”,意为官员在任期内通过定期考核后获得晋升。
词义构成
历史背景
古代官员需定期接受政绩考核(如三年一考),通过“满考”后方可晋升或留任。此制度常见于明清时期,是官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满考”解释为“考试得满分或成绩优秀”,但此用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是网络语境下的引申或误用。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或查阅明代职官制度相关文献。
《满考》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尽足、满意。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水」和「考」。这个词语的偏旁部首是「水」,表示与水有关,而右边的「考」则表示考究、认真。因此,《满考》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对事物做到水到渠成、尽心尽力,以至于达到满意的程度。
《满考》的拆分部首是「水」和「考」。水的笔画数为4,考的笔画数为6。
《满考》这个词源于古代的《孟子·梁惠王上》。其中有句话「神者,荡荡者也。恶乎满考师而后可以庄严正大」。后来,人们逐渐将「满考」这个词扩展应用到其他领域中,形成了现代的含义。
《满考》的繁体字为「滿考」。
在古代,「满考」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根据传世古籍《康熙字典》,在古代的写法中,「满考」的「水」字可能会用「氵」代替,而「考」字可能会用「老」的上一部分「耂」来代替。
1. 他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十分满考。
2. 这份工作需要人们全力以赴,做到满考。
组词:满足、考究、满意、审慎
近义词:满足、满意
反义词:不满、不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