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鱼泣的意思、枯鱼泣的详细解释
枯鱼泣的解释
喻身陷绝境。 元 程鉅夫 《为曹仲坚题渔父图》诗:“大罾小罟较得失,魴鱮暗作枯鱼泣。” 元 杨维桢 《周急谣》:“君不见曩岁沟魂悔不及,至今寃作枯鱼泣。”参见“ 枯鱼过河泣 ”。
词语分解
- 枯的解释 枯 ū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荣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枯鱼泣"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典故性词组,其核心含义源自《庄子·外物》中"涸辙之鲋"的寓言故事。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特指"身陷绝境而发出的悲鸣",常用来比喻处于极度困厄境遇中的人发出的求救信号或哀叹。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该词组由两个意象复合而成:
- 枯鱼:本义为干涸车辙中的鱼,在《庄子·外物》原文中记载,庄周曾遇困于涸辙之鲋,鱼求"斗升之水"而活命。这个意象在《昭明文选》李善注中引申为"失水之鱼"的生存危机状态。
- 泣:根据《说文解字》的训诂,本指无声流泪,在典故中特指困境生物发出的微弱求救信号,如《全唐诗》卷423中白居易《读史》所述"枯鱼竟何泣,昼夜声啾啾"所呈现的文学意象。
在语义演变过程中,该词衍生出多重引申义项:
- 生存危机:如明代方孝孺《逊志斋集》用"枯鱼泣辙"比喻民生困苦
- 怀才不遇:清代赵翼《瓯北诗话》以"枯鱼空泣玉"象征人才埋没
- 道德警示:宋代《太平御览》引《韩诗外传》将其作为"未雨绸缪"的劝诫象征
现代汉语使用中,《现代汉语典故词典》收录该词时特别注明其修辞特征,强调其常用于书面语境,多出现在政论文章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或用作对目光短浅行为的批判。
网络扩展解释
“枯鱼泣”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其核心含义为“喻身陷绝境”,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无法逃脱的困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字面意象:
“枯鱼”指干涸车辙中的鱼(即“涸辙之鲋”),“泣”为哭泣。整体描绘鱼因缺水濒死而悲泣的场景,比喻陷入绝境、无路可退的境地。
二、典故出处
- 《庄子·外物》:
成语最早可追溯至《庄子》中“涸辙之鲋”的寓言:庄子见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求救,鱼说只需斗升之水即可活命,暗喻急迫困境中的渺小希望。
- 衍生扩展:
后世文人如元代程鉅夫、杨维桢等,在诗作中引用此典,如“魴鱮暗作枯鱼泣”(《为曹仲坚题渔父图》),进一步强化了其“绝境哀叹”的意象。
三、同源典故
“枯鱼泣”与以下成语同源,均源自《庄子》故事:
- 涸辙之鲋:比喻急需援助的困境。
- 涸辙枯鱼:强调绝境中的无助状态。
四、用法与例句
- 用法: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语,含悲悯或警示意味。
- 例句:
“君不见曩岁沟魂悔不及,至今冤作枯鱼泣。”(元·杨维桢《周急谣》)
如需更完整的诗词引用或典故演变,可参考《庄子》原文及元代相关诗作(如、5、10)。
别人正在浏览...
拜府北都不点儿不关紧要骋劳成幼冲闲箠敕丛丛村娃大恺倒算颠扑不磨雕绮额定转速二翼恶向胆边生反省凤沼负谴高嗓门鸿濑滑动轴承桨叶背骄易结氂絶板课僮闚度鲲子老朽无能联延历历可数流散猫鼠同乳没巴避猛禽名存实亡暮气排仗评奬破狱强对强将手下无弱兵青沤穷览耆儒硕老秋请饶爽散释深闭固距申列十战十胜撕打驷马门贪黩眺望帏帐相知有素咸阳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