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毒疮。 杨朔 《木棉花》:“我不过是说这次民族自卫战争很像一块试金石,一个人品格的高低可以立刻辨晰清楚;又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可以加速割除溃烂的疽疮。”
(2).比喻祸患。 宋 王安石 《开元行》:“君不闻 开元 盛天子,纠合俊杰披奸娼;几年辛苦补四海,始得完好无疽疮。”
“疽疮”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疽疮指毒疮,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疾病。在中医中,它属于“疮疡”范畴,包括痈、疽、疖等类型。
西医角度
中医角度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医学及词典类来源,具体诊疗请以专业医生指导为准。)
《疽疮》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疾病,即皮肤组织坏死并伴随化脓的病变。这种疾病会导致皮肤溃烂并伴随剧烈的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感染。
《疽疮》是由“疒”和“重”两个部首构成的,其中,“疒”是表示疾病的部首;“重”则是表示重症或严重的意思。整个字共有10画。
《疽疮》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它的繁体字是「瘡」。
在古时候,写作《疽疮》的汉字可能是略有不同的。古代有曰:“疢”、“疢疳”、“疽裼”等写法,其中“疢”是指寒疾,“疳”指寒疟,“裼”指疡肿。
医生检查了他的疽疮并给予了适当的治疗。
一些相关的组词有:多发性疽疮、病毒性疽疮、疽疮患者等。
与《疽疮》意思相近的词汇有:疮疡、溃疡、溃烂等。
与《疽疮》意思相反的词汇有:健康、康复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