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亦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语本《论语·卫灵公》:“ 子张 书诸绅。” 邢昺 疏:“绅,大带也。 子张 以 孔子 之言书之绅带,意其佩服无忽忘也。” 晋 孙绰 《答许询》诗之九:“且戢讜言,永以书绅。”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王禹偁 ﹞尝侍宴 琼林 , 太宗 独召至御榻,面诫之曰:‘卿聪明,文章在 有唐 不下 韩 柳 之列,但刚不容物,人多沮卿,使朕难庇。’ 禹偁 泣拜,书绅而谢。” ********* 《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以上两个历史的教训,是值得我们的新诗人书绅的。”
“书绅”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语,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书绅”指将重要的话写在绅带(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上,以便牢记。后引申为对他人的教诲或言论表示重视并铭记于心。
源自《论语·卫灵公》中子张的故事:孔子弟子子张将孔子的教诲写在衣带上,以示时刻不忘(“子张书诸绅”)。邢昺注解称,此举是“佩服无忽忘”的体现,即通过随身记录来强化记忆。
“书绅”既是一个具体行为(记录于绅带),也是一种文化象征(对知识的敬畏与传承)。其核心意义在于强调对重要言论的重视与实践,兼具实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内涵。
《书绅》是一个汉字词语,用来形容读书文雅、有学问的绅士。这个词常常用来赞扬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学术造诣。
《书绅》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书”字的部首是“言”,右边的“绅”字的部首是“纟”。它共有12个笔画。
《书绅》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红楼梦》这部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中。在小说中,贾母对贾蓉说:“那里有两个书绅在那里,拿过来。” 此后,这个词逐渐流传开来,用来形容有学问的人。
《书绅》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書紳」。
在古时候,写《书绅》这个词的时候,用的是篆书和隶书的字体。篆书是古代印章上的字体,较为方正刚劲;隶书是古代官府文书等正式场合使用的字体,笔画较为简洁。这两种字体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字体。
他是一位真正的书绅,他的读书品味非常高雅。
文绅、书香绅士、绅士风范
书生、文士、文豪、文化人
文盲、无知、愚昧、没有修养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