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凑趣的意思、凑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凑趣的解释

亦作“凑趣”。1.投合别人的兴趣,使人高兴。《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恨地者,恨他树木生得不凑趣;若是凑趣,生得齐整如意,树本就好做屋柱。”《红楼梦》第三七回:“又有二6*奶奶在旁边凑趣儿,夸赞 宝二爷 又是怎么孝顺,又是怎么知好歹,有的没的,説了两车话。”《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老爷正在为难,将将船顶码头,不想恰巧这位凑趣儿的舅太太接出来了。”《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 田小辫子 还当制臺有心説笑话,同他呕着玩耍,便亦笑嘻嘻的凑趣説道:‘ 江 南本来有个口号,是:婊6*子多,驴子多,候补道多。’” 茅盾 《子夜》十五:“‘对啦!先得弄好了这回的风潮!’看见 钱葆生 没有话, 李麻子 又插进来凑趣说了一句。”

(2).逗笑取乐。 巴金 《秋》五:“‘我也要来试一试,’ 张氏 凑趣地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如果朋友们凑趣地说:‘那是怕你纳第三个姨太太。’那他就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乐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嘻嘻地笑。”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凑趣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凑趣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动词性语素“凑”与名词性语素“趣”组合而成,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主动增添乐趣或迎合他人兴趣

指通过言语或行动,主动参与其中,使场面更热闹、有趣,或特意迎合他人的兴趣、爱好以取悦对方。

示例:聚会上他讲了个笑话,专门来凑趣,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25页。

二、被动参与或勉强附和

指并非出于本意,而是勉强参与某事或附和他人言行,常带有无奈或敷衍的意味。

示例:他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但碍于情面,只得在一旁凑趣几句。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273页。


语义解析与用法对比

  1. 语素拆解

    • 凑:本义为“聚集、靠近”,引申为“主动参与”或“勉强加入”。
    • 趣:指“趣味、兴致”,强调行为的目的性。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218页。

  2. 褒贬色彩

    • 积极义(主动增添乐趣):含赞赏意味,如“善于凑趣”。
    • 消极义(勉强附和):含贬义,如“强颜欢笑地凑趣”。

      来源:《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95页。


经典用例参考


同义词辨析

词语 核心差异
凑趣 强调“迎合趣味”,目的性强
凑热闹 侧重“参与热闹”,未必有意迎合

来源:《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网络扩展解释

“凑趣”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解释

  1. 投合他人兴趣,使人高兴
    指通过言行迎合他人的喜好或兴趣,以达到让对方愉悦的目的。例如《警世通言》中提到:“恨地者,恨他树木生得不凑趣”,这里的“凑趣”即表达“符合心意”之意。

  2. 逗笑取乐
    指通过幽默或调侃的方式活跃气氛,带有轻松戏谑的意味。如巴金《秋》中的例句:“张氏凑趣地说”,即通过附和话题增添趣味性。


二、用法与语境


三、例句参考

  1. 文学作品:

    • 《警世通言》:“若是凑趣,生得齐整如意,树本就好做屋柱。”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朋友们凑趣地说:‘那是怕你纳第三个姨太太。’”
  2. 日常场景:

    • 在聚会中讲笑话活跃气氛,可称为“凑趣”;若过度迎合他人,则可能显得虚伪。

四、注意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归为“形容词性成语”,但主流用法更倾向动词性表达。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情感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案土编导变眚兵势博望酬决楚粽错舛酢歰打比岛可帝京丁督护歌端亮独孤浑儿童文学甘蕉犷悍关弧鬼箓酤榷呵壁问天黄爵夹棒菅屩镌谯踽偻屦企力挫瞀瞀秘赜炮兵蒱戏樵刍晴川阁清泚青质耆夙鳅海秋毫见捐冉冉软脂酸如愿升歌生生化化呻鸣身先士卒沈种损人害己谈古论今听会土骨蛇枉害宛款戊申五液舷边弦饵先烈悉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