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的意思、陈维崧的详细解释
陈维崧的解释
(1625-1682)清代文学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编修《明史》。词作风格豪放。又善诗和骈文。有《湖海楼诗集》、《湖海楼文集》、《迦陵词》。
词语分解
- 陈的解释 陈 (陳) é 排列,摆设:陈列。陈兵。 述说: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 旧的,时间久的: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中国朝代名
网络扩展解释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词人,阳羡词派领袖。以下为详细解析:
-
生平背景
陈维崧出身名门,其父陈贞慧为明末“四公子”之一。他少年成名,17岁获童子试第一,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之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并列)。明亡后科举不顺,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编修《明史》,58岁卒于任上。
-
文学成就
- 词坛地位:清代豪放词代表,与朱彝尊齐名,合称“朱陈”,合刻《朱陈村词》。其词风“沉雄俊爽”,被赞“古今无敌手”,开创阳羡词派。
- 创作领域:兼擅骈文与诗,与吴绮、章藻功并称“骈体三家”。存世词作达1600余首,为清初之冠。
-
代表作品
主要著作包括《湖海楼诗集》《湖海楼文集》《迦陵词》(又称《湖海楼词》),今有整理本《陈维崧集》。名篇如《岁暮杂忆》展现忆旧情怀,语言精炼。
-
人物评价
因须髯浓密得“陈髯”雅号,其文学造诣被时人推崇,冒襄曾特遣书童伴读,王士祯等文坛名流亦与之交游。现代学界视其为清词中兴的重要推动者。
(以上内容综合自汉典、人物传记及文学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陈维崧》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名,具体的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关于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需要了解每个汉字的构造才能准确分析。来源方面,陈维崧是一个姓氏,它可能源于某个家族或者地理区域。关于繁体字,陈维崧可能有相应的繁体写法,但具体繁体形式需根据人名的具体来源和地区来确定,这里无法提供确切信息。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方面,需要对陈维崧的具体历史和演变有所了解,才能给出相应的信息。关于例句,需要依据具体上下文来构造,并且需要了解相关人物或事情的背景。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也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以上是对《陈维崧》这个词进行简单解释的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