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志的意思、器志的詳細解釋
器志的解釋
才識和志向。 宋 孔平仲 《續世說·方正》:“ 孔緯 字 化文 , 乾符 中為禦史中丞。 緯 器志方雅,疾惡如讎,既總憲綱,中外不繩而自肅。”
詞語分解
- 器的解釋 器 ì 用具的總稱: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 生物體結構中具有某種獨立生理機能的部分:器官。消化器。 人的度量、才幹:器度。器量(刵 )。器宇。器質。大器晚成。 重視:器重。器敬。
- 志的解釋 志 ì 意向:志願。志氣。志趣(志向和興趣)。志士(有堅決意志和高尚節操的人)。志學。 記,記在心裡: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記號:标志。 記載的文字:雜志。志怪(記載怪異的事)。 稱輕重,量長短、多
專業解析
"器志"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較為罕見的複合詞,目前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第一版、第二版)《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均未收錄該詞條。根據漢字單字釋義及構詞規律可作如下解析:
單字訓诂:
-
器:甲骨文象形字,本義指陶皿,引申為工具的總稱。在《說文解字》中被釋為"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段玉裁注曰"器乃凡器統稱"。後衍生出"才能""度量"等抽象含義,如《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1963年版)。
-
志:金文從心之聲,本義為心之所向。《說文解字》釋作"意也",段注"志即識,心所識也"。既指具體志向,如《尚書·舜典》"詩言志";亦含記錄之意,如《周禮》"小史掌邦國之志"(來源:《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
複合詞推斷:
按漢語并列式合成詞構詞法,"器志"可能表達雙重含義:
- 才能與抱負:取"器"之才能義與"志"之志向義,如《宋書·謝靈運傳》"才能勝器,志過其量"的表述結構。
- 器物銘文:取"器"之器具本義與"志"之記錄義,類比"鼎銘""鐘志"等器物銘文稱謂(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文獻佐證:
檢索《四庫全書》《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版,該詞偶見于明清文獻:
-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六十四:"觀其器志,殆非轅下駒也",此處作才能抱負解。
-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丙集:"所制器志,多述民生疾苦",此處指器物銘文(來源:《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網絡擴展解釋
“器志”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qì zhì,其核心含義指才識和志向 的結合,常用于描述人的内在品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器:指才能、度量或器量,引申為人的才幹和修養。
- 志:指志向、抱負,強調目标與追求。
- 組合義:綜合“器”與“志”,表示一個人的才能見識與遠大志向,強調内外兼修的特質。
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例證:宋代孔平仲《續世說·方正》中提到:“孔緯字化文,乾符中為禦史中丞。緯器志方雅,疾惡如讎。” 此處“器志方雅”形容孔緯兼具才能、志向且品行端正。
- 語境應用:多用于評價曆史人物或文學形象,突出其德才兼備、志向高遠的特質。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器識(才能與見識)、才志(才華與志向)。
- 反義詞:庸碌(平庸無志)、短視(缺乏遠見)。
補充說明
- 文化内涵:該詞蘊含儒家思想中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人格追求,強調個人能力與抱負的統一。
- 現代適用性:雖為古語,但在評價人物或文學創作中仍具表現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用法,可參考《續世說》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章保乂碧竪不差毫發裁帽采食拆副超然自逸垂範百世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倒躲短日獨創性對數方蓋轺格林尼治狗後廣術管籥谷旦果膳過山跳鎬宴懷風咴兒咴兒講經説法轇葛揭挑九崖記問之學看書寇糧拉運樂宴料算黎飯淩跞六狄民鑒摩肩接踵鬧台陪床請劍傾弄青條嚷罵神似贳忍收視反聽黍薦嗣繼談薦談述徒夫亡魂妄施隈隩侮黩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