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識和志向。 宋 孔平仲 《續世說·方正》:“ 孔緯 字 化文 , 乾符 中為禦史中丞。 緯 器志方雅,疾惡如讎,既總憲綱,中外不繩而自肅。”
“器志”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qì zhì,其核心含義指才識和志向 的結合,常用于描述人的内在品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用法,可參考《續世說》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器志》一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器”代表容器、器具,指代個人的本領才能;“志”則表示志向、抱負,意味着一個人的心志追求。因此,《器志》的含義是指一個人的才能與抱負。
《器志》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左邊的“口”是口部,右邊的“心”是心部。
其中,“口”部的筆畫數為3,而“心”部的筆畫數為4。
《器志》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禮記·樂記·韶》:“凡器不厚、志不廣,何以鑒物。”這句話意指一個人如果容器太小,心志不夠寬廣,就無法廣泛吸取知識和經驗。
《器志》的繁體字是「器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基本上與現代相似,隻是有些字形存在差異。因此,《器志》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1. 他擁有廣博的知識和高尚的品德,展現了他雄厚的器志。
2. 隻有具備大器志,才能在困境中取得成功。
3. 這部小說描寫了主人公的遭遇和奮鬥,彰顯出他堅毅的器志。
1. 器具
2. 志向
3. 才能
4. 容器
1. 才華志向
2. 才氣抱負
3. 才幹抱志
1. 平庸無志
2. 才疏志淺
3. 才疲力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