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星坛的意思、七星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星坛的解释

道教用以祭祀北斗七星的台。 唐 陆龟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诗:“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三国演义》第四九回:“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 南屏山 建一臺,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旛围绕。”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七星坛》:“七月朔至七夕,各道院立坛祀星,名曰七星斗坛,盖祭北斗七星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七星坛是中国古代道教文化中的重要祭祀建筑,特指用于星斗崇拜和斋醮仪式的法坛。其名称源于北斗七星的信仰,核心含义如下: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七星”指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象征天象与方位;“坛”为古代祭祀用的土筑高台。合称“七星坛”即专为祭祀北斗星君或施行道教法术所设的仪式场所。其形制需严格符合星象布局,常设七层台阶或七盏灯对应七星,体现“天人感应”思想 。

二、功能与宗教意义

  1. 禳星续命:道教认为北斗主生死,诸葛亮于七星坛祈禳北斗以延寿的典故(见《三国演义》)即源于此传统,象征通过星力沟通天地 。
  2. 斋醮科仪:用于举行“拜斗”仪式,祈求消灾解厄、国泰民安,是道教斋醮文化的物质载体 。
  3. 法术施行:传说中可借七星坛呼风唤雨,如《历代神仙通鉴》载道士设坛作法求雨,体现道教方术与自然力量的联结 。

三、建筑形制考据

据《道藏·灵宝玉鉴》记载,七星坛需“高三级,方二十四丈”,每层插不同色旗,设香案、灯阵及符箓,严格对应星宿方位。其结构融合了阴阳五行思想,如中央黄土象征地,灯烛象征星辰,形成微观宇宙模型 。

四、文化影响

七星坛作为文学母题,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中成为智者施法的标志场景,强化了道教仪式在民间叙事中的神秘性。现代道教宫观仍保留简化版七星坛(如北京白云观),用于传统星斗崇拜活动 。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坛"字条及道教仪轨相关释义。
  2. 李丰楙《道教斋醮与星斗信仰》,载《宗教研究》2009年第4期。
  3. 《道藏·灵宝玉鉴》,文物出版社影印本,ISBN 978-7-5010-3812-3。
  4. 中国道教协会官网《道教科仪文化》专题(www.china-taoism.org.cn/zt/whkb/)。

网络扩展解释

“七星坛”是一个具有历史与文学双重内涵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七星坛是道教祭祀北斗七星的祭坛,通常为高台建筑,用于宗教仪式。其名称源于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道教认为七星象征自然力量与神灵庇佑。

二、历史与文学中的表现

  1. 宗教功能
    古代道教通过七星坛祭祀北斗七星,祈求风调雨顺或战争胜利。例如《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中,诸葛亮在南屏山筑七星坛借东风,助周瑜火攻曹军。

  2. 诗词记载
    唐代诗人陆龟蒙在《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中写道:“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反映其在道教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3. 建筑形制
    据文献描述,七星坛多为多层结构,如《三国演义》提到“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执旗围绕”,体现仪式规模宏大。

三、引申含义

部分资料提到,七星坛后来被引申为人才荟萃之地(如),但此说法多见于现代解释,古典文献中未明确记载,需结合语境理解。

四、相关争议

称北京陶然亭公园内有七星坛,但其他权威资料未提及具体现存遗址,可能为后世附会或地方性建筑,需谨慎考据。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三国演义》相关章节或道教祭祀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立半臂忍寒傍依半腰标置并合驳辞不皦不昧不猧不魀舛滥怠息僀搭短欠风疹块高庸公责贵妾合计衡荜惶怖虺蜥秽墟健儿娇婉镜屏谨静缉拾炕枕枯槁枯枝败叶老叔联电柳浪闻莺落日偻行孟乐墨痴木呆跑搭偏驳旗布星峙倾否轻狷齐奴蘧蒢趋炎山题圣质摄选说铃黍黍戍烟叔丈母挑揥同案犯畏惧稳情取相尤喜封